汕尾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南海之滨的圳能量 [复制链接]

1#

中国乡村网讯身为在深圳工作的汕尾人,深圳对口帮扶汕尾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陈*生对深圳和汕尾两地之间的发展差距有着最深的感触。

汕尾地处南海之滨,距离深圳只有一个小时的高铁路程,然而两地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差甚远。作为改革开放的最前沿,深圳的发展速度有目共睹。然而汕尾作为革命老区、我国第一个县级苏维埃*权诞生地,这片红色土地却在现代化发展大潮中逐步落伍——外出求学的年轻人更多留在了其他城市就业,而不愿回到汕尾工作,出现了人才的缺位或断层。

“汕尾的年轻人都往广州、深圳等珠三角城市走,而我们愿意往汕尾去——借助深圳力量,帮扶汕尾脱贫。”陈*生说。从年起,深圳开始对口帮扶汕尾,涉及汕尾全市个省定相对贫困村。截至年底,深圳累计投入帮扶资金42.2亿元,特别是深圳派出的帮扶干部立足自身单位优势,充分对接深圳所能、汕尾所需,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共建、民生保障等多方面“精耕细作”,成功带动4万多人实现脱贫,为这片红色热土、革命老区的振兴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联南村来了连心人

年5月24日,一列由深圳开往汕尾的高铁缓缓驶出深圳北站。看着窗外不断后退的高楼大厦,陈琼的心思却早已飞到了汕尾市海丰县联南村。

联南村出名,但以前并不是好名声。陈琼在选派单位深圳市龙岗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工作时就听说过这个村子。“人心不齐,一个姓氏就分成大小十几个宗祠;发展困难,仅仅修一条3.4公里的进村路就用了两年时间;基础设施落后,村里的水网管道二三十年没换过,水龙头里流出来的都是‘*汤’......”听着这样的村情介绍,陈琼却越来越有斗志——作为一名从*营里磨砺出来的转业*官,就是敢打这样的“攻坚战”!

联南村最大的优势就是生态,附近的湿地公园吸引了不少游客,然而受制于交通落后,游客普遍不愿意往联南村走。陈琼入村担任第一书记后,首先就在基础设施上下功夫。修路需要占地,村民们对此意见很大,陈琼把大家召集到村委会,一项一项讲*策,一人一人做工作。年3月,就在陈琼入村当月,联南村一条全长米的道路开始施工。“这是整个海丰县扶贫项目建设当中最长的一条道路,贯穿了整个联南村落。”陈琼介绍。这条道路的建设,为联南村的民生带来了很大的改善,也让村民们对这位深圳小伙儿另眼相看。有了道路做基础,陈琼又顺势建设了村民广场,翻修了水网管道。

村里有种植水稻的传统,陈琼在原本传统水稻的基础上发展超级水稻和富硒水稻。“粮食产量一年比一年多,我们的钱袋子也一年比一年鼓。”联南村贫困户林妈招人逢喜事精神爽,不仅因为自家水稻产量高,更得意于两个孩子也在陈琼的帮助下进入深圳海吉星消费扶贫中心工作。“陈书记做的都是我们老百姓的贴心事、解忧事,我们联南村能有这么大的变化,离不了他!”

几年下来,村里的无公害厕所、村道水泥地面硬化工程、村民文化广场、村民综合服务楼、*群服务中心等陆续落成使用。年,联南村正式脱贫摘帽,3年任期已满的陈琼主动请缨继续驻村帮扶:“我对联南村的扶贫工作熟悉,联南村就是我的家,联南村的乡亲们就是我的亲人。”

新一轮驻村帮扶工作开始后,陈琼身上的担子更重了。“村民要致富,关键还是要培育健康发展的产业。”陈琼坚持以发展需要、因地制宜、创新完善的原则推动产业扶贫,发展了以袁隆平超级水稻种植为主导的“一村一品”优势产业项目,建立了“联南合作社﹢海纳优质米加工基地﹢农户”的带贫益贫机制,同时推动红色旅游、养猪、传统手工艺酿酒等产业发展,为联南村村集体和村民提供了稳定的收入来源。

“能够在脱贫攻坚的战场发挥自己的光和热,我感觉自己像是重新回到了*营,和乡亲们一起创造幸福生活,是值得一生骄傲的事情!”陈琼说。

东石村的*建“范儿”

临近“双十一”,汕尾市东涌镇东石村村民陈君程每天在公司车间里从早忙到晚。

以前却不是这样的——陈金程年过半百,因为没有文化,只能常年依靠种植一亩多花生为业,后来虽然自己不情愿,但还是被评为村里的贫困户。

东石村临近汕尾城区,工厂多,但是老板普遍不愿意接收陈金程这个年纪的打工者。然而在一年前,陈金程还是从土地里走出来,穿上干净又漂亮的工装,成为东石村声武农副产品有限公司的一名员工。“公司不仅包伙食,一个月还给多元的工资,我算是实现了出家门就可以就业脱贫的愿望。”陈金程说。

“陈金程的就业岗位是通过*建帮扶‘挖’出来的。”东石村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队长侯雷说。侯雷来自深圳市委组织部。他来到汕尾后发现,这里的人们在饮食习惯上与深圳有一定差异——咸茶是当地各家各户每日必备的特色饮品。恰好,东石村里就有一家经营咸茶10多年的小作坊,生意不错、前景良好,而且老板吴声武是一名在部队入*、有着27年*龄的老*员。“我们分析研究后,觉得这是一个不错的产业帮扶项目。”侯雷说。

按照产业发展规划,侯雷带着工作队与吴声武多次沟通后,于年投入50万元帮扶资金,支持兴建了近平方米的新厂房,添置了新的生产设备。小作坊也因此“升级”为声武农副产品有限公司,每年可为贫困户创造4万元以上分红。

公司成立后,*组织的建立也提上日程。今年6月1日,公司*支部正式揭牌成立,成为东涌镇第12个企业*组织。“一直以来,东涌镇的企业*建比较薄弱,但从深圳企业发展的经验来看,企业成立*组织,对企业的管理发展起着非常强大的推动作用。”侯雷说。如今,公司流转村里的闲置土地成为花生种植基地,收入也比小作坊时增长了三四倍。

东石村的*建“范儿”还有很多。从年开始,深圳市委组织部对口帮扶东石村,“*建引领”就成为各项扶贫工作最重要的底色。除加强村*组织建设外,驻村工作队投入扶贫专项资金94万建成东石村现代化*群服务中心,不仅让村里的*员和村民有了一个学习的好去处,也成为村民和贫困户技能培训的场所。此外,为了进一步建强*建阵地,村委会办公楼、村民文化服务中心等一系列项目也正在进行改建施工。“抓*建、促脱贫”成为东石村的脱贫“范”儿。

东二村的脱贫“山海计”

几天前,汕尾红海湾船头家食品有限公司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