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汕尾陆丰市城东镇上陈村,昔日芦苇丛生的撂荒耕地,如今已是连片金黄的水稻田。田间成群栖息的白鹭、空中盘旋的农用无人机,与远处往来穿梭的高铁列车、山上缓缓转动的巨型风车,构成一幅动静结合、浓淡相宜的美丽乡村图景。
“地还是这些地,只是现在重新恢复了生命力。”陆丰市农业农村局种植业管理与植保植检股股长李荣禄望着眼前这一幕,高兴地说。事实上,耕地撂荒不仅荒废了宝贵的土地资源,也制约着粮食生产,唤醒“沉睡”的耕地,是端牢饭碗的根本“粮”策。
目前,广东撂荒地复耕复种工作正稳步推进。去年5月,我省率先在全国利用卫星遥感等新技术,对15亩以上疑似撂荒耕地开展摸底调查,年全省复耕复种撂荒耕地85.89万亩。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全省将完成现有连片15亩以上可复耕撂荒耕地复耕复种任务。
记者深入广东多地发现,大部分地方采取鼓励村民自行复耕或村集体代耕、委托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组织耕种,或交给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承包等方式,破解撂荒地复耕复种难题。与此同时,种粮补贴、撂荒地复耕补助等惠农政策的实施,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种粮主体的积极性。
农民多得利
让“沉睡”荒地重焕生机
耕地是农业发展之基、农民安身之本。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学科指导专家徐培智分析道:“广东是常住人口大省,又是全国最大的粮食主销区,但人均耕地面积较少,粮食自给率并不高,这一省情决定了保护好耕地、建设好农田、耕种好农田的重要性。”
农业比较效益偏低、农民外出务工、耕种条件差、农田水利设施老化损坏……尽管造成耕地撂荒的原因各有不同,但各地都在因地制宜寻找撂荒地复耕复种之道,而这其中,合理保障农民种粮收益至关重要。
让种粮农民有钱挣、得实惠,奖补政策是普遍做法。例如,惠州市惠阳区规定,对省农业农村厅下发的撂荒图斑复耕复种者给予一次性补贴元/亩,同时还有购肥优惠补贴、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种粮大户奖补、农机购置补贴等政策;韶关市仁化县投入万元对连片耕地种植水稻、撂荒耕地复耕复种、防治耕地“非粮化”和新增水稻种植等4个项目给予奖补。
“全部补贴到位后能拿到将近2.4万元。”这几天,韶关市仁化县董塘镇高莲村的种粮大户欧伟强正忙着抢种晚稻,他今年在村里承包了80多亩耕地,其中20.88亩是撂荒地。提到今年的早稻收成,他粗略地算了一笔账:“今年早稻亩产多斤,收购价是每百斤元,除去土地流转、农资、人工等成本近元/亩,加上各种补贴,还能赚4万多元。”
陆丰市则在补贴撂荒复耕地元/亩的基础上,对镇村给予元/亩工作经费补贴,后续两年补贴元/亩,有效提升镇村开展撂荒地复耕复种和流转工作的积极性。
“鼓励农民、农业企业养成爱护土地的习惯,让农民种粮有盼头。”陆丰市委副书记、市长高火君表示,陆丰市通过成立撂荒复耕服务队、因地施策、改善生产条件、调整种植结构等技术路径,大力推进全市撂荒耕地复耕复种工作。
此外,各地在推进撂荒地复耕复种上还探索出多种“解法”,如惠阳区秋长街道官山村湖秋忽村民小组与企业合作,引入袁隆平院士深圳创新团队共建示范基地,在撂荒20年的约亩农田里种上了水稻;惠东县高潭镇促成镇办企业与村委“联姻”,对0亩撂荒地进行代耕代种,等等。
村集体代管
让“复活”良田不再丢荒
近年来,广东高度重视撂荒耕地复耕复种工作,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从省级层面逐级分解下达粮食生产目标任务,将粮食产量目标纳入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考核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今年9月1日起将施行的《广东省乡村振兴促进条例》,也首次在省级地方性法规中对撂荒耕地复耕复种作出制度性安排。
与此同时,各地相关部门也制定相应措施,如惠州市惠阳区通过与每个镇村签订和发放“三书一函”(一份责任书、一份告知书、一份承诺书、一份提醒函)的形式,将撂荒耕地复耕复种的责任层层压实。
“以前这里就是一片荒地,这些道路沟渠都是后来才有的。”车辆沿着一条平整的机耕路盘旋而上,驶入惠阳区平潭镇新田铺村的山沟里。望着眼前的亩稻田,平潭镇党委副书记吴钊钧叹了口气说道:“之前路不好走,大机器也上不来,单靠人力耕种没多少收益,很多人就外出打工了。”
今年以来,新田铺村将村民丢荒的土地全部统一流转到村委,由村集体出资,进行机耕路和水利设施修复,并统一种上了水稻。
吴钊钧告诉记者,在这片重新修整的农田里,有一部分水稻是由附近城区的家长带着孩子亲手种植的。“接下来我们将尝试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吸引城市的小朋友过来研学,将这个地方打造成一个文旅融合项目。”
如何让撂荒耕地“复活”后不再丢荒?惠阳区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主任古幸福认为,由于耕地保护和粮食生产党政同责,撂荒耕地委托给村集体后,再由村集体代耕代种或流转,并对撂荒1年以上、2年以上和动员仍不耕种等情形依法依规采取行政制约措施,是推进撂荒耕地复耕复种的长效之举。
以惠阳区良井镇矮光村为例,坐落于该村的“良井原乡”农旅综合体是珠三角市民休闲度假的好去处。然而,受疫情影响,这里原本配套运营的多亩农田已撂荒2年多,直到今年春天才重新种上水稻。
“这片农田当时流转给了某企业,由于一些不可抗力因素造成了撂荒,今年我们村集体以1元/亩的租金重新流转回来耕种。”矮光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李仁聘告诉记者,对于流转回来的土地,村集体将水稻播种、喷药等环节交给农业生产托管,节省了不少人力成本,种植的水稻预计今年能为村集体增收超10万元。
小田并大田
适度规模经营让荒地变“宝地”
趁着晴好天气,汕尾陆丰市华鑫盛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下称“华鑫盛公司”)的农机手骑上小三轮,载着农用无人机和科学调配好的农药,来到水稻田边开始作业。不到1小时,眼前多亩稻田的农药喷洒工作就完成了。
“只有把碎片化土地整合成集中连片的大块土地,才能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才能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华鑫盛公司总经理陈宏昌告诉记者,年以来,公司陆续流转了近0亩耕地,其中大部分耕地已撂荒多年,通过修复水利设施、清除杂草、平衡土壤酸碱度、翻新平整土地等,目前已完成1亩撂荒地的复耕复种,剩下的土地也已完成备耕,等时机成熟,便可种上第一造优质甘薯苗。
作为土生土长的上陈村人,陈宏昌对这片土地充满感情:“小时候家家户户都种田,但从我们这一代开始,年轻人大部分都出去了,每次回来看到农田荒废都觉得很可惜。”2年前,在深圳已事业有成的陈宏昌回到家乡,在得知村“两委”正在推进土地流转工作时,一个深植在他心里很久的念头开始生根发芽——让千亩荒地变回良田。
“刚开始确实比较难,许多农户不太理解,也不愿意出租土地用于集约化经营。”陈宏昌告诉记者,彼时村“两委”挨家挨户做工作,流转起1多亩耕地,由公司进行全程机械化耕种,农户可以得到每年每亩元的租金。对于有耕种意愿的农户,公司则在充分沟通的前提下,另外安排土地给他们耕种。“如果他们不种了,可以重新交给我们,确保这些耕地不再丢荒。”陈宏昌说。
今日杂草丛生淹浸尽,明天稻花香里说丰年——这是开荒复耕之初,陈宏昌向乡亲们许下的承诺。如今,站在田埂上,眼前的千亩荒地已恢复往日的生机,陈宏昌感慨万分:“这是复耕后的第三造水稻,前两造亩产只有—斤,今年测产已能达到亩产斤。”说话间,他那黝黑精瘦脸上的笑容舒展开来。
南方日报记者陈薇南小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