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提起潮汕方言和潮汕饮食,自己就会立马浮现这样一个汉字——“粿”,这就像知道经度和纬度就可以定位一个点一样。粿说文解字里面写成(稞)谷之善者。谓凡谷颗粒俱佳者。
01
“粿”这个古老的汉字,尽管在今天大部分中国人都很少用,但对于在今天的闽南方言里仍然对于遍的使用。当然,对于从小生活在粤东遮浪的我来讲,也是再熟悉不过了。那些在平常生活里用到的词语——“炒粿条”、“粿卷”、“碗粿”、“甜粿”、“松粿”等等,不仅是经常会说会听到,也经常经过我们的舌尖。
02
其实“粿”的意思就是用米粉、面粉做出来的一种食物。根据《潮州府志·清·康熙》一书中讲:“潮中霜雪失威,土膏震动,草木蕃殖宜矣。位于北回归线附近的潮汕及海陆丰地区,热量资源丰富,雨量充沛,夏无酷署,春冬暖和,潮汕棵食正是在这样一种优越的环境下被演绎得多姿多彩。
在烹饪手法上可煎可煮,看过粿条从米浆蒸熟到切成条状,这也反应了潮汕饮食文化的特点——精细多样,口味偏向清淡,讲究的是粗粮精作。潮汕关于“粿”的熟语有——“时节做时粿,时人呾时话”、“甜粿好吃难舂”等,这些也不难说明:粿是多用于拜神过节时享用。
03
潮汕地区也把米粉成为“粿”,而在潮汕三市“粿汁”就是指汤粉,亦可叫“粿条汤”、“粿仔汤”。当然,同样是粿汁,但是在潮州、汕头口味和揭阳这三个地方口味略有差异,在揭阳一座城市就要两种不同味道的“粿汁”,同样的东西在隔壁城市汕尾,叫法也有略有不同,大部分都称为“粿条汤”,很少称为“粿汁”。
"炒粿条”是指炒粉
“粿卷”是指卷成条状蘸配料的粉条
“草粿”是指凉粉
04
汕尾还有一种小吃叫——“鼎溜粿”,是一种起源于福建福州漳州一带的小吃。福建那边叫法不一样,称为“鼎边趖(suō)”,也叫"锅边糊”.
关于“鼎边趖”的来源主要有两种:一种说法是南台下渡一带,3月间迎“大王”(土神),家家户户煮锅边糊。
另一种说是关于一个爱国主义色彩的故事:后人有诗赞曰:“抗倭参将出奇兵,父老纷纷夹道迎;浸米磨浆忙彻夜,锅边糊里见深情”。在年的时候,明朝的将*戚继光打击倭寇时,百姓为慰劳*士,浸米磨浆,准备精制各种粿食;忽然一匹快马带来紧急*情,谓倭寇正策划偷袭*营,戚继光乃决定提前拂晓出击,然而未干的米浆做不了粿,百姓匆忙间将做馅用的肉丁、香菇、虾干、小白菜、葱放入锅里煮成汤,滚沸待再倒米浆入锅搅拌,让将士吃米糊以暖暖身t子,没想到竟大受欢迎,一位老人将锅边铲下的米浆卷片盛一碗给戚将*,“老人家,这是什么啊”?“锅边糊”。
‘趖’原意是指液态物爬滚的动作,将在来米磨成的米浆沿鼎边趖一圈,鼎中放一些水,鼎边用火烧热,一面烤,一面蒸,用这种方法做成的美食叫鼎边趖”。
语意出自何处?案趖,音同梭,走的意思,后来又引申为日落。《说文.走部》:“趖,走意”,后蜀欧阳炯的词〈南乡子〉:“铺葵席,荳蔻花间趖晚日”。若以闽南语发音,鼎边趖的“趖”则另有“挲”的意思,意谓浓稠的米浆沿大鼎内侧抹挲一圈,米浆挲过一圈,鼎内上缘即形成白白一片,经鼎中水气什腾,再以刮落入汤里,乃有了烤、蒸、煮的工序。两三年前在红草同学阿钏家里吃过一次,鼎边趖需趁热食用,否则味道就不对了。
05
不得不承认,“粿”已经成为潮汕饮食文化里不可或缺的部分了。
粤东(汕头、汕尾、潮州、揭阳)等地的粿品,刚刚开始也许是制作技艺,随着时间的推移,更是一种是艺术,慢慢演变成独特的一种文化。
今天,我们离家外出,奔走于他乡,当品尝到我们孩童时便熟悉的粿制品的(如粿条、粿卷、草粿等),我们舌尖上滑过是味蕾上淡淡的米香,留在心间的是浓浓的乡情。
愿粿香悠悠飘四方,愿舌尖上的乡情温暖着离家在外游子的心。
许贵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