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R求职招聘QQ群 https://www.edunews.net.cn/2021/hlw_0329/27020.html作者:今纶
去年,有媒体曾提出这样一个命题:
广州是全球城市发展史中的一个奇迹——在全世界所有城市中,只有广州是保持千年不衰的商业型城市。后起如纽约、首尔、东京等世界名城都是过去年间才开始繁荣崛起,上海开埠时间不过年,香港也是从年代才繁荣起来的。而曾经与广州一起站在世界巅峰的威尼斯现在只有往事可追忆。
那么,广州千年不衰的秘密是什么?或者说广州突出的标签是什么?它们一定不是太局促的概念,而是相对抽象且有大格局的存在。
很多人说:广州是一座说不清楚的城市。果然如此吗?不是,广州的城市标签越来越清晰。
首先,我认为,这个标签不宜太小,比如“千年商都”并不合适,广州现在也在猛攻科技方向。
同时,这个标签不宜太局限于行业,比如美食之都,其实成都、顺德和澳门这三个城市才是真正的“世界美食之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分别于年、年以及年授予三城市这一称号。
当然,这些标签作为广州城市标签的子标签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作为广州总体上的城市标签,并不合适,格局太小。
回到终极问题:广州的城市标签是什么?我认为是:开放+均衡!
广州是开放平台枢纽中心
说广州是开放之城,应该没有多少人会反对吧。看看广州的经济发展史、对外交往史、航海史、商业史以及城市发展史就一目了然了。
广州是海上丝路的起点之一。自秦以来广东就是中国的海上门户,广州也是两千多年来中国开放时间最长的口岸。
六朝以广州为海上丝路的交通枢纽,开辟新航路,使广州在唐宋时成为东方大港。
这一时期,通往西方的海上商路,从广州出发,高挂云帆,穿过马六甲海峡,横渡孟加拉湾、阿拉伯海进入波斯湾,到达今伊拉克等地,或沿阿拉伯半岛沿岸进入红海,前往地中海。一条当时世界上的最长航线由此形成,并永载史册。
明清两代,中国闭关禁海。但是广州始终保持开放的格局:明嘉靖年间“争贡之役”引发的海禁,让广州取得一家独大的贸易地位。
乾隆二十二年(7年),乾隆颁布谕旨,撤销其他海关,仅留广州一口通商。
广州,成为朝廷唯一特许的中西贸易特区。
康熙五十九年(年),广州众行商盟誓,订立行规,早期的十三行就此形成。
广州在历史上的开放有特定的历史条件,但是广州获得开放的机会也是客观事实。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广州也是始终站在开放前沿的城市:
价格改革在广州率先“破冰”。
年,广州“东湖新村”工程签约。它是内地第一个商品住宅项目,第一个引进外资开发的住宅项目,第一个实施物业管理的住宅小区。年广州率先全面放开建筑市场,施行招投标。年,天河城成为中国最早的“shoppingmall”。
第一批个体工商户在广州创富。
中国内地首家五星级宾馆诞生在广州珠江白鹅潭江畔。
*树森老师曾言:改革开放初期,广州被称为“南风窗”。那时,港台的电视剧、香港金庸和梁羽生等的武侠小说、台湾琼瑶等的言情小说都率先被引入广州,并逐渐向北方推移,一时风靡内地,改变了内地原有对外来文化的认知体系。
广东的出版社率先出版了沈从文、郁达夫等作家的作品集,社会文化全面崛起,涌现出大批各领域的文化人才。
无论是经济上,还是文化上,广州始终以强大的驱动力前行,而且在经济总量上也不断超越兄弟城市:广州市统计局数据显示,广州地区生产总值(GDP)由年的43.09亿元提高到年的2.3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了多倍。
广州的开放是有历史佐证的,是有经济数据背书的开放。但是广州的开放又不止于此,广州的开放体现在硬件上的“大开大合”,同时又体现在系统上的“全面兼容”。
看看广州的硬件——
交通枢纽:广州是我国涵盖海、陆、空各种运输方式的典型枢纽代表,是全国三大综合交通枢纽之一,主要基础设施包括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广州港、铁路枢纽、公路站场及集疏运网络等,枢纽格局基本形成。
广州市*府办公厅日前正式印发的《广州综合交通枢纽总体规划(-年)》提出,年基本建成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
开放的广州不但在思想文化、经济建设上走在全国前列,交通建设上也呈现一个全面开放的态势:那就是东西南北中全部打通,而且省内中短途和省外长途要通过优化线路、建设新线路,全面提速。
广州在交通上的大开放、大提速必将带来技术、人才、资金等诸多因素围绕广州进行快速交换,发生“化学反应”,广州当然也是其中的获益者之一。
环顾华南地区,广州的区位优势得天独厚,开放会加速推进这一区位优势被放大。广州的平台效应、枢纽效应将获得极大提升,在某种意义上,开放是催化剂,是发酵剂,也是广州比肩全球先进城市的有力支撑。
年,广州将启动白云机场三期扩建工程,规划第四、第五跑道及第三航站楼;将中短途高速动车的到发车站设在广州站;形成衔接长沙、南昌、汕尾、深圳、珠海、茂名、南宁、贵阳、梅州、永州等辐射全国10个方向的对外战略通道格局。
广州的目标是年建成全球交通枢纽。
再来看看广州的系统兼容性:
硬件上的开放需要系统上的全面兼容来配合。广州的系统兼容性如何?在国内当然属于一流。
户籍*策上,广州已经确认:不再将符合计划生育*策作为户口迁入广州市的前置条件;学士、硕士和博士分别从35、40、45周岁调整到40、45、50周岁。
金融方面,广州去年9月出台扩大金融开放十条新*:包括放宽外资准入限制、降低港资澳资金融机构准入门槛等。广州是一线城市中首个、大力度推出加大金融开放*策的城市。
行*区域方面,*埔区广州开发区这几年不断推出“*金十条”、“美玉十条”以及“金融十条”,从先进制造业、总部经济、人才引进、知识产权以及金融*策方面发力,这一区域的总量和增速都已经位居广州前列,几乎“富可敌省”。
这当然也是开放的力量。
岭南文化以兼容并包著称,其内核就是“开放”,海纳百川,成就广州。
所谓“东西南北中,发财到广东”,而广州是诸多南漂梦想者的重要落点、重要选项,他们中的很多人也确实在此城安居乐业,因为这是一座开放之城。
“开放”二字,广州当之无愧,而且有历史、现实的纵向脉络,有经济、文化、思想的横向佐证。
清代屈大均在《珠江春泛作》写到:珠江烟波接海长,春潮微带落霞光。他写的不仅仅是景色,也是一种开放的气魄。
广州是均衡发展之城
普华永道与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曾联合发布第四期《机遇之城》报告(即《机遇之城》,广州、深圳、杭州、武汉、南京跻身综合排名前五。报告指出,科技创新和均衡发展是打造“机遇之城”的关键所在。
这封报告从“智力资本和创新”、“技术成熟度”、“区域重要城市”、“健康、安全与治安”、“交通和城市规划”、“可持续发展与自然环境”、“文化与居民生活”、“经济影响力”、“成本”和“宜商环境”共10个维度57个变量对28座中国行*与经济中心城市进行深入、全面的考察。
那么,从普通市民的角度来看,广州的均衡发展体现在哪些方面?
当然是既有钱赚(有工作机会),又宜居(在一线城市中房价相对低),而且教育、文化、医疗资源丰富。
经济方面,广州以商贸起家,如今正在补科创、金融的短板,不过这个短板只是相对北上深而言,至于其他城市在“科创+金融”这个总量上和广州还有差距,广州的金融排名也在杭州之前,这个不用怀疑。
年广州首次进入全球金融中心排名前20强,在第24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位居全球第19名。广州市本外币贷款余额首次突破4万亿,同比增长19.4%,居北上广深津五大城市第一位。
今年上半年,广州的GDP总量为15.54亿元。广州今年上半年的实际增速与深圳同为7%的区间,而上海、北京的增速已经明显慢于广深。今年上半年,广州经济增速为7.1%,杭州为6.9%,深圳为7.4%,上海为5.9%,北京为6.3%。名义增速方面,广州更是高达10.35%,领跑一线。
广深在GDP过2万亿之后是在共同进步的,广州的增速丝毫不弱于北上杭,但是被唱衰的力度、声浪远远大于北上杭,有点意思。
广州如今的GDP总量在中国内地城市中位居第四,还是属于一线城市,说广州的经济实力强,诸位应该没有异议吧。
文化方面,广州是当之无愧的华南第一城,是历史文化名城。
地理上环视羊城,从白云山碑林到越秀山镇海楼,从海珠区海幢寺到越秀区圣心大教堂,从*埔*校到三大会址;时空上俯瞰古今,广州在秦代有南越国,汉代为南海郡,是广府文化的辐射中心。讲文化资源和城市历史,广州在华南地区绝对是出类拔萃的。
细数一部文化史,恐怕在四个一线城市里面,广州就是排在北京后面吧。上海真正形成有规模的城市是在19世纪60年代之后,深圳的文化虽然可以远溯至宝安,但是宝安在历史上的地位确实和广州不是一个能量级的。
教育方面,广州的高校数量、科研机构和北京有差距,但是在华南地区还是遥遥领先的。根据教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