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市陆丰市湖东镇后陂坑村位于南湖公路东侧,背靠湖东港,村前面临一湾川流不息的溪水,沿着蔡氏家祠旁的小巷往里走,就是中共南湖甲区湖东后陂坑自卫*革命活动旧址。这是一座伫立在寻常民居间的老民宅,红墙、灰瓦保留着当年的旧模样,也向人们诉说着,这是一座有“故事”的宅子。虽然这座宅子远离尘世繁华,但这座宅子的红色故事,在老*员的口口相传中,不少村民都知道,这里曾是革命热土。
后陂坑自卫*革命活动旧址。
这座中共南湖甲区湖东后陂坑自卫*革命活动旧址,原是建于清代的后陂坑村“粮仓”。年,湖东区苏维埃主席蔡其玉在该遗址宣传彭湃的农民运动主张,组织发展农会。年11月,在该革命遗址成立了以蔡其玉、蔡鸿勋、蔡娘家、蔡荣茂等30多人的中共南湖甲区湖东后陂坑自卫队。
后陂坑自卫*革命活动旧址。
此前,整个东湖区的经济主要依靠渔、盐、农、商四类。其中,渔民(主要疍民)靠船主雇佣出海生产,海产品全归船主,渔民仅得微薄的收入,社会地位极低。盐工也是一样,在资本家的驱使下劳动,收入微薄,生活困难。而商人和地主,则利用国民*府连年掠夺和苛捐杂税,在农民被压得喘不过气之时,大量兼并了他们的土地。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资本家和地主的贪婪,让东湖区的人民生活苦不堪言,点燃了东湖区农民运动的火焰。自此,自卫*的组建,也开启了轰轰烈烈减租和打击土豪劣绅的运动。年,自卫*就以粮仓为根据地,发起了3次武装起义,击毙国民*湖东区严巡官,击败陈妈约保安队,歼灭陈六子地主武装,并粉碎了国民*保安队的反扑,保护了各村农会正常开展革命活动,保存了革命火种。
同年10月,自卫*在中共东湖区委的组织领导下,开展甲湖湾大营救。为了护送参加八一南昌起义的周恩来、叶挺、聂荣臻、贺龙、刘伯承、恽代英等革命领导人出海,面对穷追不舍的国民*保安队,20多位当地领导和自卫*战士、农会员长眠于长湖村海域。气急败坏的国民*反动派见追击失败,就展开了疯狂报复,有的自卫*战士全家被屠戮,有的祠堂、农舍被焚毁。然而,他们却没有丝毫退缩,坚持保护着革命领导人成功转移至香港,期间没有一名领导人被抓被害,创造了战争史上的一次转移奇迹。
后陂坑自卫*革命活动旧址。
革命旧址内,四周墙上都是此地的革命史迹、英雄烈士画像。在诸多珍藏着的革命文物中,有一个长约30厘米的大螺号颇为引人注意。据悉,自卫*用这个螺号代替传统的*号,向战士们传达进攻、撤退或集合等战事讯号。这一颇具沿海特色的“*号”,表面的花纹已几近磨平,可以想象它陪着自卫*经历了多少惊心动魄的战斗。
后陂坑自卫*革命活动旧址。
旧址的大堂中的房柱上,贴着“打倒地主武装、农民协会万岁”两句标语,真实反映出当年东湖人民对于国民*反动派残酷压迫的反抗精神。馆内木橱、桌椅、床、瓦罐等革命前辈用过的文物依然按照当年的陈设摆放。墙上的自卫*英烈简介,既向人们静静讲述着革命事业的艰难与残酷,也鼓舞着后人为中华民族的崛起接续奋斗。
“大革命时期,后陂坑村有八人被授予‘革命烈士’称号。而自卫*革命活动旧址的革命文物,更是始终焕发着革命的光辉,提醒着后一代铭记革命历史,感受红色革命历程。”陆丰湖东镇第二小学校长许鸿雁认为,年轻一代要传承革命的遗志,不屈不挠、英勇奋战的革命精神。
来源: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