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汕尾市城区这片沃土的东西两翼上,村中柏油路宽敞整洁,庭院式农家小楼整齐美观……西线“蚝情万丈”示范带迸发着新时代产业与富民的活力,东线“生态农旅”示范带则蓬勃着绿色农业与美丽乡村的光芒,这两条乡村振兴示范带正引领着城区百姓的生活节节向上。
蚝文化展示馆。
年以来,汕尾市城区按照“整体规划、突出特色、打造精品”的总体思路,统筹整合区域资源,斥资2.7亿元,深入挖掘文化底蕴、民俗风情、产业特色,因地制宜推进乡村振兴示范带规划建设。截至目前,两条示范带规划建设的节点项目已全部完成。
特色先行,与“特色”完美相融
一村一主题,一墙一文化。在红草镇晨洲村一路,昔日的乡村旧墙,正蝶变成美丽乡村文化墙绘。墙绘上都是“蚝”元素,有些墙面还挂满了蚝壳,进一步为晨洲村周边生态环境添色增彩。
万亩蚝田。
不仅如此,青草社区、红草镇新村村、马宫街道长沙村等多个村,各有特色。以新村村为例,该村通过流转亩土地建设美丽田园节点,充分运用稻田、花海等自然元素,推进农耕文化体验园建设,打造相映成趣、富有创意的生态生产新景观。
据了解,“蚝情万丈”示范带全长约7.8公里,受益人口达1.3万人,沿线经过4个行*村,打造了红草镇晨洲村蚝情驿站等22个节点项目,是一条集文化体验、乡村旅游、滨海康养于一体的乡村振兴综合体。
新村村美丽田园。
城区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透露,为打造乡村振兴综合体,该示范带沿线村庄实现土地流转约亩,红草镇新村村、晨洲村、青草社区、长沙村已完成集体经济组织股份合作制改革。去年该示范带沿线村集体平均收入.56万元,同比增长32.6%,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万元,同比增长13.2%。实现了示范带的农业高质高效、农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新村村美丽农居。
与此同时,“蚝情万丈”乡村振兴示范带项目还高标准完成晨洲村、长沙村*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和*群服务中心改造升级工作,将落地项目与“*建”完美融合。
环境先行,在“美丽”上下功夫
日前,位于城区生态地标捷胜镇*船头村周边的东涌镇石洲村、洪流—宝楼沿线,迎来了大变身。例如捷胜镇*船头村打造了荷花生态园平台,配有可供休憩的凉亭,美丽乡村新风貌尽显眼前。
银珠公园。
“这是城区东线的乡村示范带,取名为生态农旅乡村示范带,覆盖东涌镇赤古村、石洲村、洪流村等7个行*村(15个自然村),长度约11公里。”城区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其中的捷胜镇*船头村达到特色精品村标准,此前由于历史原因,美丽乡村规划落地相对滞后,优越的生态禀赋未能充分转化。此次借助生态农旅乡村示范带规划,该村在区、镇的大力支持下,持续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全面提升乡村风貌,以*建为引领,推动乡村振兴重点项目尽快落地,激发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
宝楼村荔枝公园。
据悉,“生态农旅”示范带是一条农旅融合综合体、农旅融合发展的样板区。这条以“花果原乡·休闲绿廊”为主题的示范带,建成荷花生态园等20个节点项目,辐射受益人口达1.9万人。
宝楼荔枝馆。
“生态农旅”示范带将美丽建设发挥到极致。一方面,对沿线村庄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完成改造座农房,并改造完成沿线及周边8个自然村污水排放管道工程,极大地提升了村庄公共服务设施水平;另一方面,积极促成土地流转余亩,用于生态公园建设和无花果种植,完成了景观向财富的华丽转身。
产业先行,用“保障”全线护航
在这两条振兴示范带的建设过程中,资金保障是全线护航的基础,推动了示范带从“建设”向“经营”的转变。
*船头荷花生态园。
目前,“蚝情万丈”乡村振兴示范带沿线已建成农家乐约10家,建设了粤菜大师工作室、电商平台项目,全面拓宽农民就业门路,并以晨洲村“万亩蚝田”为载体,大力发展生蚝养殖业,高标准打造蚝文化产业展示园、晨洲村商品一条街。深化农旅融合发展,坚持以“蚝”促旅、以旅兴“蚝”,打造晨洲村、长沙村等一批特色乡村旅游景点,全面提高沿线农村的“造血能力”。
石洲村花海公园。
“生态农旅”示范带则以宝楼村的荔枝、捷胜镇*船头村的莲藕等“一村一品”产业为依托,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业。对宝楼村荔枝公园进行改造升级、建设宝楼荔枝馆,推动*船头荷花生态园建设,打造以休闲农业产业为支撑的农旅融合乡村旅游景点。
长富村稻田公园。
未来,城区将继续引资注入,提升并串联“蚝情万丈”乡村振兴示范带和“生态农旅”乡村振兴示范带两条线路,实现以点带面、全域推进的乡村振兴宏伟蓝图,进而勾勒汕尾市城区城乡协调发展的新气象。
来源: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