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有三大神明属于国家祭典级别,第一位是*帝,第二位是孔子,而第三位是一名女性,也是沿海地区人民最信仰的神灵——妈祖。
有海水的地方就有妈祖
妈祖信仰,最开始流传于中国东南沿海地区,据悉是由民间真人真事传颂出的一种精神象征,集合了无私、善良、慈爱、英勇等多种传统美德于一体的代表。
妈祖的故事,起源于宋朝一名叫林默的女子,她因在海难中救助难民而丧生,人们为她立庙祭祀,即为妈祖庙。
电视剧《妈祖》主角——林默此后,随着渔业和海事活动的发展,海难事故频繁,人们期望有海神来庇护安全。
漂泊在茫茫大海上的人们,在一望无际的尽头是否有岸可靠?是否还能看见亲人殷切期盼的眼神?
此时此刻,也许有谁正在遥望着沧海一粟的小舟?也许有谁能为微弱的渔火续上生存的灯油?
每一个海上遇难者都怀着对生命的信仰期盼着,祈祷着有谁能为渺小的他们带来一点点生的希望。
妈祖的故事正好迎合渔民的希望,出海前必先祭祀妈祖,导致海上的一个个生还事迹都被归为妈祖神迹,妈祖被塑造为海上守护神。
妈祖天后画像目前,全世界约有三亿多妈祖信徒,分布海内外45个国家地区,共建有上万座妈祖庙。所谓“有海水的地方就有华人,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妈祖”由此而来。
20世纪80年代,联合国有关机构授予妈祖“和平女神”称号。
年,妈祖信俗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中国首个信俗类世界遗产。
“世界和平女神”妈祖汕尾凤山妈祖庙,见证汕尾的历史发展沿革。
凤山是汕尾市著名的风景区之一,坐落于市区品清湖畔,以山体形似凤凰展翅而得名。
凤山虽不高,但登高望远也有水天一色之感、舟楼林立之姿,在古镇绿娑的晨间,山中弥漫一股令人心旷神怡的清新气息。
凤山上的妈祖庙,早在明末崇祯年间就已建造,当时只是渔家商旅对海神妈祖的祭拜之地。
汕尾凤山妈祖庙山门随着海道航线的拓展,汕尾的渔业、农业、商业、交通、文化等相应发展起来,凤山妈祖庙见证了汕尾的历史发展沿革。
改革开放后,汕尾*府开辟凤山旅游区,总面积约10万平方米,其中,凤山妈祖庙作为重点景点被重新修葺后列入历史文化保护单位。
除了古戏台、凤山公园、天后阁、钟鼓楼等,景区内最有名、最瞩目的肯定是庄严慈祥的妈祖石雕像。
汕尾凤山妈祖像,目前最大型的妈祖石雕像之一。
这座位于广东汕尾市区凤山顶峰妈祖庙上的石雕像,是目前中国大陆最大型的妈祖艺术石雕像之一,被著名文学家冰心先生亲题“天后圣母”四字,高16.83米,重约吨,由块优质花岗岩构成,可抗12级台风和八级地震。
汕尾市凤山妈祖石雕像凤山妈祖石雕像于年建立,是汕尾市的地标之一。据汕尾人民反映,石像建立至今,风调雨顺,不仅渔民,各行各业的人,凡是出海或从事海上活动必定祈求妈祖保佑,十分灵验。
所谓“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在汕尾人民心中,海神妈祖就是掌管沿海地区的衣食父母,必须诚心供奉。
海神妈祖显灵,神迹在民间。
在民间信仰中,妈祖可以说是汕尾人民心中最灵验的神明,走街穿巷间也能听闻不少妈祖“神迹”。
在汕尾市老城区有一大户人家,听闻这家在十几年前曾有在清明节前后坐船过海祭祖的习俗,但那次清明节过后却把祖坟迁徙了,不再坐船过海。
探听之下得知,十几年前祭祖的那天刚好是冰雹天气,而突下冰雹的那一刻,这户人家的船只正好行驶到大海中央,天降横祸就是这么突如其来。
据在场的人回忆,当时船上有十几口人,家族里的几房男主人和七八个小孩子都在船上,大雨夹着冰雹一起下,船只在狂风中摇摆,四周没有其他船只,眼看着随时会翻船,小孩子在茫然中一脸无辜,大人们却快绝望了。
在茫茫大海中,唯一能看到的参照物就是凤山妈祖高大的石雕像,每个人心里都在祈祷着妈祖保佑。
船只在飘摇中不知行驶了多久,突然看到前方大海中树立着一艘铁皮大船,这船大概有几米高,稳稳地停在那里,让小船足以行驶到它的背风面挡风避难,等待天灾停歇后才开船离开,最终全员无恙上岸。
当事人回忆说当时那艘大船的出现很突然,是妈祖保佑让大船出现的。
也许当时的大船一直都在那里,只是恶劣天气阻挡了船上人的视线。又也许真的是妈祖显灵?这已无从考证,但在口口相传之下,这就是一起妈祖神迹。
随着两岸通关的到来,妈祖庙也成为了台港澳及海外同胞寻根问祖的圣地,香火日益旺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