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永科
我从小生活在关中,吃小麦长大,原以为它就是个普通的农作物,最多也是创造了岐山臊子面、岐山擀面皮和锅盔的的传奇,没想到背后藏着的简直是“神奇”:因为小麦,春秋时的祖先发明了水车、水渠,推翻了“水往低处流”的千古论断;因为小麦,春秋时的祖先又发明了“铁质犁铧”,实现了“牛耕”,成为战国时最重要的“国力”;因为小麦,到了秦汉时祖先又发明了石磨、饼和干粮,有了干粮作*粮,秦始皇才一统六国,修筑了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因为小麦,秦汉时的祖先发明了风车、镰刀、连枷、簸箕和木锹;因为小麦,三国时的诸葛亮发明了“钐shàn子”。
一、长城和兵马俑的根基没想到来自小麦
关中,这是地理概念,即“四关”之内。“四关”,即东函谷关,西大散关,南武关,北萧关;四座雄关以里,即为关中,包括如今的西安、咸阳、宝鸡、渭南和铜川等地。
关中,就是“关中平原”或“关中盆地”。万年前,地壳剧烈运动,在陕西南部,大地抬升,形成了天下之秦岭;秦岭北麓的关中地区相对塌陷;从西北逶迤而来的渭河及支流纵横流淌,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冲积出了沃野千里的平原。《尚书》里说,“关中平原”,对农田来说居全国之冠,号称“天府之地”。
据研究,自有文字记载以来,关中是农业最早萌芽区,是年前后稷教先民稼穑的地方。从考古看,华夏稳定地进入以农业是在周朝,周文王以上数代励精图治,发展农业。《诗经》中就有诗篇赞颂周原的肥沃与富饶。那时,主要种植粟(小米)、稷(*米)和黍shǔ(黍与稷类似,更有黏性,北方又称糜子),它们的共同点是耐旱、不择土地和生长期短。之后,出现了麦,甲骨文记载,大年初一王公贵族的餐桌上要有麦,是礼仪和权力的象征。显然,那时麦种植面积不大,是稀缺物,没进入百姓之家。为什么呢?一是种麦需要大量用水,二是麦子并不好吃。原来啊,石磨发明前,古人是把它像米一样煮熟了直接吃;粗糙的麦粒既不易消化,口感也差。到了战国时代,由于有了水利工程,小麦成了种植面积最广大的作物。据说董仲舒感慨:《春秋》里,如果遇上水稻和麦子歉收,必定要记上一笔,其它粮食却没这种待遇。小麦,可能来自史前时期由高加索一带,穿中亚入中国;而关中是小麦遇到的第一块最适宜生长的热土。小麦,秋种夏熟,能够在青*不接时缓解粮食不足;不与其它粮食争夺生长期。
首先是灌溉,人们发明了水车。水车的出现,是在春秋时期;从此,水往低处流的定论被人力推翻。秦国修建了最为庞大的郑国渠(引泾河流入渭北)。按《史记》记载,有了水利后,关中平原一亩地可产小麦斤。其次是铁器和牛耕。没铁器前,人类处于“青铜时代”,但青铜器比较名贵,多用于礼器和贵族用品,仅有少量制作农具;农具的主要材料仍是粗陋的木头和石头。春秋时期,冶铁在中国出现;到了战国时期,铁器农具渐渐普及,牛耕成为可能(有了耐用的铁质犁铧)。《战国策》中说,秦国具有更强大的国力,第一就是“牛耕”。第三,石磨的发明。没石磨前,祖先直接煮熟吃,既难吃,也难消化;发明了石磨后,就有了面粉;从麦粒到面粉,其间的时间跨度上千年,因此,石磨是一项伟大的发明。
有了石磨,出现了各种面食,在关中独霸一方。在秦汉时期,凡是面粉制作的食品统称“饼”,如烧饼、汤饼、蒸饼、笼饼;饼具有明显的优点:味道好,营养高,耐饥饿,是一种非常理想的食品。有一种特殊的“饼”叫“糇”hóu,其实就是方便饼,便于携带,不易变质,易果腹,就是现在所说的“干粮”。秦*有“干粮”作*粮,南征北战,成为“虎狼之师”,建立起大一统的大秦帝国。可见,小麦是秦王朝的缔造者之一;没想到,长城和兵马俑的根基竟然就是这些看上去弱不禁风的禾本科植物。
二、大唐的繁华没想到来自气候的转暖
关中的西安,古称长安。先后有十多个王朝定都于此,其中,最强盛的当属唐朝。唐朝的繁华见证了关中农耕的高潮与华彩。秦国,成了战国的掘墓人,这要感谢关中的地利、先进的农耕技术、人和及得天独厚的地利。据说,从春秋到东汉,这里处于“温暖期”,生活着很多动、植物,就连荔枝在汉武帝时代也种植过。因此,秦汉之所以强大,因为它占据了中国最富庶的区域。司马迁说:“关中占全国耕地的三分之一,人口占全国的30%,财富却占全国的60%。”张良认为:关中地形险要,沃野千里,交通便利,易守难攻,因而是“天府之国”。
秦汉之后约年,其中严寒气候占了五六百年;随着唐朝的到来,没想到漫长的严寒终结了,天气如同秦汉时那样转暖。据竺可桢研究,那时气候湿润,年平均气温比现在高1到2度,并且降水充沛。换句话说,那时的关中就像今天的长江流域,温暖湿润,雨热同季,水稻出现在青翠的麦苗之间。有研究认为,那时亚热带向北移动了几百公里。汉代辞赋家司马相如说,长安是“八水绕长安”。但今天看看,“八水”河流要么干枯,要么接近干枯。
过去,关中收割小麦主要是“镰刀”,即使是壮劳力,一天只能收割不到一亩。但是,据说,三国时的诸葛亮发明了一种古老的农具“钐shàn子”,它由竹筐、木架、大镰刀片、木把、手把和拉绳组成;如果用它收割小麦,与镰刀相比,速度要快上六七倍:一个壮劳力,一天轻轻松松收割5亩;可惜,这个“所向披靡的利器”失传了;有趣的是有人在关中合阳县发现了“钐子”的实物。据查,唐朝时就大力推广钐子。
在西安,有明代的古城墙,但你知道吗?古城墙的规模、形制和基础却是唐代的。那时,长安作为丝绸之路的起点和终点,胡商云集,天下精英无不百川归一;常住居民超过万,加上流动人口以及驻*,这需要多少粮食啊!3.6万平方公里的关中平原,即使再“精耕细作”,也会力不从心。解决的办法就是“水网”,依托隋朝开凿的大运河,疏通河道,实行漕运。到了宋代,亚热带南移,关中又成了寒冷干旱,水稻走了,梅子退了,竹子也不见了,中国的重心移出了关中平原,转向温暖广阔的南方,关中成为一片苍凉的故土。
在秦汉时,人们发明了“风车”。这是一种用人造的风将麦子和麦秕分开的农具,连李约瑟也点赞:是中国传向西方的“重要机械和技术发明”。“风车”,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同期的发明还有连枷、簸箕和木锹。现在的关中,小麦产量已大幅度提升,“镰刀”已被“联合收割机”替代,连枷、簸箕和木锹也走入历史,辉煌不再;不变的是“农耕方式”,变化的是对国家举足轻重的影响,大汉、大唐也将随风飘逝。
作者简介:李永科,农工*员,岐山枣林人,中学物理高级教师,汕尾市物理学科带头人,从0年起,先后近三十多篇文章发表在省级、国家级刊物。如《中学物理教学参考》、《广东教育》、《新高考》、《理科考试研究》、《物理教与学》、《前进》等杂志。
▼作者的其它作品
踏胡基,丝绸之路上一种外来的建筑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