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市,位于广东省东南部沿海,东临揭阳市,同惠来县交界;西连惠州市,与惠东县接壤;北接河源市,和紫金县相连;南濒南海。总面积.05平方公里[1]。下辖城区、海丰县、陆河县,代管陆丰市,年常住人口.36万人。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30亿元[2]。深汕高速、厦深铁路、广州至汕尾高速铁路贯通全境。
汕尾是一片红色故土、革命老区。是全国十三块红色革命根据地之一,中国第一个县级苏维埃政权诞生地。全市4个县(市、区)均为一类革命老区县。汕尾是闽南文化、潮汕文化、客家文化、广府文化交汇地,有正字戏、西秦戏、白字戏等3大稀有剧种,拥有9项国家级、28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孕育了彭湃、马思聪、钟敬文、黄旭华等著名人士。全市海岸线长公里,居全省第二位;海岛数量个,居全省第一位,是南海优良渔场。拥有中国大陆最大的滨海潟湖——品清湖。该市曾获“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最具魅力城市”“中国最具投资价值旅游城市”“中国现代旅游新地标”“中国水鸟之乡”“中国青梅之乡”“广东省双拥模范城”等称号。
据东南沿海出土文物考证,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先民在此渔猎种植,生息繁衍。
春秋属南越;战国入楚称百越,秦至汉初,汕尾全境均属南海郡博罗县地域。东晋咸和六年(公元年),置东官郡,海丰县属东官郡。隋文帝开皇十一年(),东官郡与梁化郡等并置为循州,海丰县改属循州;唐高祖武德五年(),析海丰县东部置安陆县,安陆县治设在大安屯(今陆丰大安镇辖地),辖今之陆丰市、陆河县及惠来、普宁、揭西之一部,至唐太宗贞观元年(),又废安陆县,并复海丰县,仍隶属循州。五代南汉乾亨元年(),循州改为祯州,海丰随属祯州。宋天禧四年(),因避太子赵祯(后即仁宗)名讳,改祯州为惠州,时海丰属广南东路惠州。元代,海丰属江西行中书省广东道惠州路;明代、清代属广东布政使司惠州府;清雍正九年(),析海丰县东部之坊廓、石帆、吉康三都置陆丰县。县治在东海(今陆丰东海镇),海丰、陆丰两县同属惠州府。
民国初年,汕尾市辖地(原海丰、陆丰)隶属广东潮循道。民国十九年(),隶属广东省第4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新中国成立后,海丰、陆丰属广东省人民政府东江行政专员公署管辖。年3月,改属粤东行政公署;年1月,隶属惠阳专区;年3月22日,经国务院全体会议第86次会议通过,撤销惠阳专区,海丰、陆丰划归汕头专区;年12月22日,国务院以(83)国函字号文批准,撤销汕头地区,海丰、陆丰划归惠阳地区管辖。
年1月7日,国务院《关于广东省调整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设立陆河县,以陆丰县的河田、河口、新田、螺溪、水唇、上护、南万、东坑8个乡镇及吉康林场的行政区域为陆河县行政区域;设立汕尾市(地级)和汕尾市城区,以海丰县的汕尾、红草、马宫、东涌、田墘、捷胜、遮浪7个镇的行政区域为汕尾市城区行政区域。汕尾市政府驻汕尾市城区(原汕尾镇),辖市城区和海丰、陆丰、陆河三县。年11月,划出市城区田墘、遮浪2镇设红海湾经济开发试验区;年4月,撤销广东省陆丰华侨农场,设汕尾华侨管理区。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陆丰撤县建市(县级市),由省政府直辖,委托汕尾市人民政府代管。年2月,划出海丰县的鹅埠、小漠、鲘门、赤石四镇设立深汕特别合作区,为省政府派出机构,委托深圳、汕尾两共同管理。年9月后,深汕特别合作区由深圳市主导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