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汕尾,今年“五一”这个小长假有点让人快乐不起来。人们刚刚从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阴霾中走出,“五一”当天,市三防办便向汕尾全市发出紧急通知指出,全市20宗中大型水库蓄水量已降至1.6亿立方左右,仅占正常库容的23%,海丰部分地区已出现供水趋紧的情况,并呼吁广大市民珍惜爱护水资源,节约用水。汕尾市区供水形势严峻再次敲响警钟。
近年来,随着汕尾市区扩容和人口增加,市区自来水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供水形势已越来越严峻。究竟汕尾市区离水危机有多远?
近患:枯水期供水紧张成常态
汕尾建市之前,汕尾镇的人口仅有几万人,居民常饮用苦涩地下水或靠境内琉璃径和赤岭两个小水库解决饮水问题。建市之初,随着人口的增加,供水形势开始窘迫,当时流传的一句民谣“自来水滴呀滴”便形象描绘市区的供水状况。为解决市区供水问题,汕尾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于年在东涌镇建设日供水能力5万立方的新地水厂,并从十多公里外的海丰县赤坑镇境内的赤沙水库设立泵房抽取原水供应市区;年建成日供水能力为8万立方的新地水厂二期工程。近几年来,为适应市区扩容提质和人口增长,市供水总公司通过挖潜改造使日供水能力提高到目前的16.5万立方。同时在赤沙水库旁新建了赤沙水厂。近日记者向市供水总公司了解相关供水情况时,该公司负责人表示,只要原水能保证供应,公司就能正常生产,保障市区和红草镇供水。目前,新地水厂日供水量16万立方,加上赤沙水厂日供水量2.5万立方,基本上能满足市区和红草镇用水需求。但由于市区水资源枯竭,赤岭水厂、琉璃径水厂和红草水厂已停产,市区供水形势严峻。可见市区依然无法改变“看天吃水”的局面。
向红海湾供水的宝楼水库变身大草原实际上汕尾建市以来,特别是每到枯水期,市区供水紧张局面多次发生。其中年初夏,由于秋冬春三季连旱,汕尾遭遇多天未下透雨,赤沙水库可供市区的原水仅存5天左右的供应量,时任市长叶耀亲率有关部门负责人到公平水库调水,而当时公平灌渠沿途两岸的农田也急需用水灌溉,农户争着抢水,海丰县政府为此出动上百人日夜巡视公平灌渠,守护输往市区的水渠,才避免了水危机的发生。
远忧:水源危机或提前到来
“汕尾市区人口如果超过60万人将遭遇水源性缺水。”这是十多年前时任市水利局局长黄激扬在谈到市区供水前景时给记者留下印象深刻的观点。这位老水利人的话并非危言耸听,而是他多年从事水利事业而得出的结论。
汕尾市区濒临南海,境内地形多为平原、丘陵,没有较大径流的河流,周边也没有外来客水过境。而丘陵的山势不高,没有建设大中型蓄水工程的条件。每年虽有一定的降雨量,但由于地形、地势、径流等自然条件的制约,大多无法存蓄,只能让天然雨水白白流向大海。这是造成汕尾市区淡水资源贫乏的客观原因。
由于先天不足,市区只能从外调水。目前,市区供水主要依靠位于海丰县境内的赤沙水库和通过公平灌渠从公平水库调水引入赤沙水库。公平水库与赤沙水库连结的灌渠长约30公里。据海丰县三防办提供数据显示,赤沙水库总库容为万立方,常规库容为万立方,正常年份蓄水量为万立方。按目前市区供水量,赤沙水库蓄满水仅足够供应市区40天左右用水,正常年份赤沙水库为供应市区用水需从公平水库调水13至17次,每年调入赤沙水库的水量达多万立方,因公平灌渠是建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农业灌渠水利工程,沿途渗漏损耗高达五、六成,即每年需从公平水库调出库量近亿立方。公平水库是我市境内两个大型水库之一,其总库容量为3.亿立方,常规库容仅有1.亿立方,死库容为万立方,正常年份蓄水量为4.05亿立方。公平水库除向市区供水外,还肩负着农田灌溉任务。
记者从汕尾市供水总公司了解到,目前该公司供水服务人口为40万,市区夏季高峰用水量每天达20万立方左右。随着市区扩容提质,金町湾旅游度假区、红草高新工业园区、汕尾火车站中央商务区、星河湾地产、华润万象天地等项目建设推进,用水需求量将进一步剧增,未来市区将面临更加严峻的供水形势。
更令人忧虑的是:随着海丰城镇化步伐加快,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需求量猛增,目前为海丰县城供水的青年水库和红花地水库已不能满足需求。年海丰县已启动从公平水库“引水入城”的项目,建设规模为日供水10万立方,预计年底投入使用。届时,汕尾市区与海城地区将共用同一“水缸”,形成双城争水局面。面对未来,公平水库是否能承载起这一供水重任?
出路:科学规划加强保护提高效率
水是生命之源,是一个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不可或缺的资源。可以说,一个地方的水资源丰富与否决定着一个地方的兴衰。因为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城镇人口的增加,经济规模的增大,势必带来水资源需求的急剧增加,唯有丰富的水资源才能保障发展的需求。当下许多地方正在快速推进城镇化,而对于水资源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