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第一经济大省和常住人口第一大省,珠三角与粤东西北的区域发展失衡一直是广东经济发展最大的问题所在。
建设汕头、湛江省域副中心
1月28日,广东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开幕。广东省省长马兴瑞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今年广东将加快构建“一核一带一区”新格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落实以功能区为引领的区域发展新战略,分类指导、精准施策,引导资源优化配置、产业合理布局,推动全省各区域优势互补、差异化协调发展。
数据显示,年广东地区生产总值达9.73万亿元,但接近80%集中在珠三角。其中,广深两大一线城市占了将近一半,是广东经济发展必然的中心。相比之下,粤东西北12个市只占了20%左右。
报告指出,今年广东将支持东西两翼沿海经济带建设。建设好汕头、湛江2个省域副中心城市,推动汕头进一步焕发特区活力,促进湛江对接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
这其中,汕头是改革开放后设立的经济特区,湛江是我国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不过,三十多年过去了,这汕头和湛江的发展均较为一般,人均GDP更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与其他沿海发达城市有较大的差距。
数据显示,年湛江GDP为亿元,在广东21个地市中位列第8,人均GDP为元,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65%。汕头年GDP为亿元,在广东仅位列第11位,人均为元,仅为全国水平的70%左右。
广东省体改研究会副会长彭澎对第一财经分析,对于省域副中心城市的选择,经济总量的大小并不是最重要的因素,相比之下,地理空间的布局更为重要。打造这两个省域副中心,体现的思路就是要通过珠三角带动东西两翼发展,是为了全省均衡发展所进行的布局。汕头是粤东大潮汕地区的中心,可以带动粤东地区的发展。广东西部的湛江,则将是粤西地区的中心城市。
根据当地媒体报道,汕头正在谋划中心城区的空间扩展跟品质提升,中心城区初步判断要做到一个平方公里建成区,可容纳万人的规模。
通过这两个省域副中心的发展,从而带动城市群和都市区的发展,进而带动粤东和粤西两大欠发达区域的发展,这也是广东打造沿海经济带的重要内容。报告指出,广东将培育壮大汕潮揭城市群和湛茂阳都市区,与珠三角沿海地区串珠成链。
在产业方面,广东将在粤东粵西沿海集中布局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大力发展临港化工、海工装备、海洋生物、海上风电等产业,推进南海油气开采。支持汕头临港经济区、汕尾高新区、阳江滨海新区、湛江东海岛、茂名石化基地、潮州高新区、揭阳大南海石化工业区等建设。建设一批现代渔港和远洋渔业基地。发展滨海旅游、海岛旅游。
一核一带一区,广东区域发展新格局
将东西两翼打造成为沿海经济带新的增长极,既是沿海经济带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广东目前正在打造的“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的重要一环。
今年1月14日,广东省在广州召开全省“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建设推进会。会议指出,要强化“一带”产业发展主战场地位,在打造高水平产业集群上下功夫。沿海地区要依托大项目、大园区,持续壮大产业规模,延伸提升产业链,构建世界级沿海产业带。
专家分析,在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粤东西北地区中,粤北山区由于自然地理条件和生态保护的限制,产业的发展空间较小。粤北山区未来主要是做好生态保护、水源涵养方面,着重开发一些农业、旅游休闲等产业。但粤东粤西沿海的地理条件优越,拥有很多天然优良港湾,而且平原较多,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而且目前人口也在继续往湾区、沿海地区集聚,沿海地带是广东经济发展的重点。
在东西两翼加快发展的同时,珠三角核心区引领带动作用也将得到强化。根据报告,广东将加快推动珠三角核心区产业、营商环境、生态环境、基本公共服务等深度一体化,加快跨珠江口通道建设,促进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互动发展,携手港澳建设世界级城市群。
另一方面,过去粤东西北尤其是东西两翼发展滞后,与这些地方远离珠三角核心区、地面交通不便有关。因此,加快基础设施补短板尤其是加快高铁、城际轨道建设十分关键。
报告指出,今年广东将加快打造珠三角联通粤东粤西粤北的高快速交通通道,推进赣州至深圳、广州至汕尾、汕尾至汕头等高铁建设,开工建设广湛高铁,建成梅汕铁路等项目。
华南城市研究会会长、暨南大学教授胡刚说,目前珠三角到粤东西北的高铁通道建设,也加快了各种不同产业在珠三角及粤东西北的合理布局,并最终形成高端服务业-中高端制造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合理分布的产业梯度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