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一碗汕尾“面猴”
中国的面食是一种非常古老的食物,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悠远得可上溯到新石器时代,据说那时已有石磨,可加工面粉,做成面食。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已出现油炸及蒸制的面点,如蜜饵、酏食、糁食等。此后,随着炊具和灶具的改进,人们对饮食文化更丰富的追求。中国面食小吃的原料、制法、品种日益丰富。出现许多大众化风味小吃。如饺子、面条、包子、煎饼、馒头、云吞等。此外,各地依其物产及民俗风情,又演化出许多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风味小吃。“面猴”就是汕尾地区特色的面食小吃。
汕尾的“面猴”是一种面食,纯手工制作,外形类似面片,呈不规则形,比普通面片偏厚些。这样的“面猴”吃着更有嚼劲,更美味,也更深得人心。如何制作一碗美味又有筋道的“面猴”,是有讲究的。面粉与水的比例要适宜,揉成面团后,还需多用力揉与搓,只有这样才能让面团更有筋道,有弹性。
一碗美味的“面猴”汤还需要丰富的配料、配菜。五花肉、香菇、鱿鱼干切丝,鲜虾剥壳,香菜切条,白菜切块…这些配菜准备好了,就可以一一爆炒。经下锅爆炒,那香菇、葱、蒜、芹菜的气味总是最霸道、最诱人的,一下锅那味儿就浓烈炸开,那股香味迅速飘荡在空中,游散在四周,引人垂涎三尺。未吃先已馋,自制的美食总是格外令人期待。
把面团搓成长条,再把长条搓成圆捏成薄薄扁扁的面片,捏出来的“面猴”大小不一致。刚做好的“面猴”可以先放一边,等待所有面团捏好才一片片丢到刚煮开的水中。
制作一碗“面猴”是有讲究的,讲究筋道的面团,讲究丰富的配菜,讲究现做现煮现吃,只有这样,“面猴”才更有嚼劲,面汤才更美味。曾经品尝过的人们都回味着这碗汕尾“面猴”。
全部放入锅中的“面猴”煮到浮起来以后,爆炒过的各类配菜、白菜,就是下锅的最佳时机。再次沸腾的汤面煮几分钟后,就可以起锅了。此时面的香,肉的香,菜的香混搭在一起,带出更丰富、更美味的味道。这样的味道最馋人也最醉人。此时此刻,这样一碗汕尾“面猴”,让我吃得满心喜悦,通身舒畅。
在冷冷的冬天,这样一碗热气腾腾又美味丰盛的“面猴”,不但能驱赶寒冷与疲惫,更能填饱饥肠和温暖身心。或许,除了爱、衣物,食物是最能带给人们温暖的。或许,我们爱上美食那是一种本能。
一直以来,对面食情有独钟。那是因为小时候,阿爸阿妈总是喜欢在家做各类各样的面食小吃,例包子、面条、饺子、“面猴”…那时的面食都是阿爸阿妈精心制作的,更是纯手工制作的。与现代大多面食是用机器化制作的来对比,才知当年的珍贵,当年的美好。
人的饮食口味有时真霸道。不然这么多年过去了,为何仍然念叨着小时候吃过的那些面食?或许,我们念叨的是爸妈那份手艺,是那份带着爱的家的味道。
我们的生活大多都在重复与模仿,今日重复着昨日的轨迹,明日又重复着今日的足迹。这一代人模仿着上一代人。今日我是模仿着阿爸阿妈制作这碗“面猴”汤。若干年后,我的孩子是否也会念叨着这碗“面猴”汤。如果会,那就不是模仿,而是传承。(注:图文无关)
◆中山日报新媒体中心
◆编辑:徐向东
◆二审:蓝运良
◆三审:岳才瑛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