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晚报掌上长沙5月29日讯据瞭望智库消息暴雨夜,几个缉毒警抓住毒贩,人赃俱获,但缉毒警却有些仓皇地撤退,因为他们背后有上百号拿着手电筒和棍棒的村民紧追着,来势汹汹地吆喝着要警察放人。
双方对峙,直到村委书记/宗族大佬在拥护下走上前,喝住村民,村民才让出道。正当缉毒警准备离开,有村民在众目睽睽之下破坏物证,缉毒警想要阻止,但村民一拥而上拦住。
审讯室里,嚣张的毒贩不仅摸清每个警察的底细,对他们的收入、私人生活了如指掌,还敢直接对缉毒警威逼利诱:放了他,就给80万,不放他,明早就得写检查受处分,因为他们有官职更高的“保护伞”,每月拿万。
果不其然,缉毒警第二天就被领导训斥,毒贩被取保候审,但回去后就“自杀”了。接着领衔这次抓捕行动的一名缉毒警被杀害,另外一名则背上杀人和当毒贩“保护伞”的黑锅……
这足够硬核、足够大胆的情节,来自近期热播的国产剧《破冰行动》。
然而现实总比戏剧更复杂、更凶险,这部烧脑缉毒局的故事原型,取材自年广东开展“雷霆扫毒”系列行动中的陆丰扫毒、歼灭“亚洲制毒第一村”这一真实事件。
《瞭望》自年起对这一重要事件进行了系列追踪报道。到年《瞭望》记者第三次回访博社村时,这里已旧貌换新颜。经过连续三年的高压打击整治,曾经猖獗一时的制毒犯罪已得到遏制。
今天,推荐大家重读这四篇追踪报道,正如上文所说:现实比戏剧更艰难……
一博社村:从清剿到重建
“有毒必肃、贩毒必惩、种毒必究、吸毒必戒”。越接近广东省陆丰市博社村,这样的横幅和标语就越来越多,而村内更是每隔五六米就能看到一条关于禁毒的横幅和标语。
这个拥有多人的村庄,被外界称为广东“制毒第一村”,年年底遭到三千多警力的清剿,名涉嫌制毒犯罪嫌疑人被抓捕,村中缴获的冰毒将近三吨。而博社村所在的陆丰市,冰毒产量已超过全国三分之一。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在陆丰调研多日后发现,此次清剿行动的成功来之不易,而彻底摆脱“毒瘤”则更为困难,薄弱的经济基础、涣散的基层组织、多变的制毒模式……让陆丰正常经济社会秩序的重建不能掉以轻心。
公安机关继续“阵地前移”,持续强化打击整治必不可少,同时,健全基层建设、提升民生水平,让欠发达地区的人们有替代性的合法途径谋求出路,灭除他们铤而走险的冲动,以避免“毒情”死灰复燃。
1艰难的清剿?
陆丰市是广东汕尾市下辖的县级市,年和年两次被国家禁毒委列为涉毒重点整治地区。警方资料显示,近三年陆丰冰毒占全国份额已超三成,当地“三甲”地区(甲子、甲西、甲东三镇)是涉毒“重灾区”,甲西镇博社村更是广东“制毒第一村”,村内有两成以上家庭直接或参股制贩毒活动。
本刊记者在博社村走访发现,这个滨海小村北端是连绵的树林,东南西边为耕地,往南走约2.5公里便是大海。村内道路狭小、纵横交错,且多为泥路,除两条贯通该村南北可行驶小汽车的路段外,其余路段只能通行三轮车、摩托车。
这种复杂的地形地貌,给了制贩毒分子藏匿隐蔽之便。陆丰市禁毒办主任林春家说,当地禁毒执法部门多次出击,刚到外围便被盯梢的人员发现,制贩毒人员闻风而动,向漫长的海岸线、密林里逃遁,让扫毒行动常常收效甚微。
在当地群众和公安机关的印象中,博社村制贩毒早已明目张胆公开化,村内曾有一块署名为村委会的公示牌:“严禁乱倒禁毒垃圾”。不少毒犯以自家为制毒场所,家中多数房间用来堆放、加工、提炼、晾晒毒品,甚至一些未成年人也参与其中。博社村涉毒已达到“组织化运作、产业化经营”的程度,有进料渠道、生产加工环节,有专人负责收购成品再统一外销。警方还发现当地有销售原料、器具及成品毒品的专卖店,还可“送货上门”。
在这种情况下,不少家庭直接或间接参与制毒,结成了“利益同盟”,只要村里村外稍有风吹草动,村民即被煽动出来围聚、堵路拦截,甚至是装备杀伤性武器,暴力抗法。林春家透露,不少毒犯不但有硫酸、盐酸、乙醚等易燃易爆危险物品,还藏有枪支弹药、管制刀具、手雷等杀伤性武器。警方过去进村抓捕毒犯时,多次遭遇阻碍执法、暴力抗法行为,进村警力太少还会遭到围堵、难以撤出。
第一集开头村民一拥而上暴力抗法的画面,完全就是现实发生过的情景
瞭望记者了解到,从年4月20日起,陆丰市就派出两支队伍进驻到包括博社村在内的六个重点村。据陆丰市委负责同志介绍,从年8月份开始,陆丰市派驻各重点村的党政干部开始陆续进村暗中踩点,调查搜集当地毒情,在掌握毒情形势动态后,制定有关措施,并形成有关方案措施报给陆丰市委、市政府及至广东省公安厅。
年12月29日,广东警方认为时机成熟,三千余警力在凌晨清剿博社村,一举摧毁18个特大制贩毒犯罪团伙,抓捕名网络成员,缴获公斤冰毒、公斤K粉和过百吨制毒原料。
2“书记涉毒,全村遭殃”
多位受访基层干部、公安干警和群众认为,陆丰制贩毒产业的发展壮大有着深厚的土壤,单纯打击无法断绝制贩毒猖獗的根源,彻底“排毒”面临重重难题。
陆丰的制贩毒主要集中在“三甲”地区,博社村则是毒患的重中之重,这主要与博社村经济基础薄弱、村民生活条件艰苦有一定关系。“上世纪90年代开始,这一地区的走私活动猖獗,让当地人产生一种‘赚快钱’的心理,加上法治意识淡薄,他们渐渐走上了制售毒品的歪路。”林春家说。
博社村多数村民从事出海打鱼、养殖虾蟹和种植荔枝行业,每月收入一千多元,而参与挑拣用于制造冰毒的麻黄草每天收入可达三百元。年时值60岁的村民蔡奇鹏告诉本刊记者,很多村民是生活压力下被诱入歧路。
为何如此猖獗的制贩毒行为没有得到及时制止?为何警方过去多次打击未能彻底铲除这颗“毒瘤”?说起此事,蔡奇鹏十分感慨:“我早说过这些钱不能赚,这是害子孙的钱,但大家都是一个村的,很多话不好当面说,我去说别人,可能会遭到报复,另外还有人反驳我,有本事你也去做毒品,不要看着人家赚钱就眼红。”
毒情反复的关键原因,一方面是村“两委”形同虚设,而且原来的村党支部书记蔡东家作风不正派,带了个“坏头”。瞭望记者在博社村采访发现,博社村常年来连村委办公楼都没有,偶尔开会就直接在蔡东家家中完成。直到前几天的扫毒行动过后,村口一栋原本闲置、准备开办幼儿园的三层建筑才被辟为村“两委”临时办公地点。
广东省公安厅提供资料显示,蔡东家早年曾参与制贩毒品、近几年充当制贩毒品“幕后老板”,还涉嫌贪污、滥用职权、玩忽职守,甚至涉嫌行贿协调“捞人”,对博社村群体严重制贩毒犯罪行为负有不可推卸的刑事责任。
陆丰市委一位干部说,“基层不牢地动山摇”,村党支部本应是党在基层的坚强战斗堡垒,但组织工作长期涣散的负面效果很难在短时间内被彻底消除。
另一方面,部分执法人员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甚至少数直接参与其中。截至目前,当地查处的10宗涉毒违法违纪案件中,牵涉21名党政工作人员,包括3名派出所所长和部分民警。“本来都是死罪,按理说是有震慑力,但却演变成重罪可以轻判,大罪变小罪,再加上巨额利益驱动,导致一些村民纷纷效仿。”广东省公安厅禁毒局政委邱伟说。
此外,制毒工艺“转型升级”、原料来源缺乏监管使得“排毒”外围环境较为不利。邱伟说,过去制作冰毒主要依靠从成品药中提炼麻黄碱,国家加强管控以后,制毒分子转从西北地区购入麻黄草进行提炼,或直接购入化学品进行加工,生成麻黄碱。“25公斤麻黄碱经过三五个小时就可以变成20公斤冰毒,但对于这两种原料却没有有效管控。”
3重建预期比较漫长
目前,广东、汕尾、陆丰公安机关正加大案件的深挖扩线力度,组织开展新一轮地毯式围剿清查,在陆丰“三甲”地区重要路段开展为期一年的公开拦截查缉工作,并协助纪委、检察机关继续深挖严惩涉毒内部“保护伞”。汕尾、陆丰两级党政已组织驻村工作队,进驻制贩毒重点村落,开展为期一年的宣传教育、发动举报、摸底排查和引导勤劳致富等综合整治工作。
负责人告诉本刊记者,陆丰市已从公安局、法院、检察院、司法局及甲子镇、甲东镇及甲西镇共抽调多人,分别进驻博社村等6个涉毒重点村进行清理清查,继续开展毒品清剿打击行动,开展清理、清查、基层组织建设、民生、产业及帮扶等方面工作。
基层干部和群众呼吁,重拳扫毒过后,一方面需要依靠公安机关集中力量打击整治,保持高压态势,另一方面也需要上级党政加强指导协调,帮助陆丰构建坚强有力的基层组织,让发达地区群众找到合法致富的路子,才能使当地跳出“涉毒怪圈”、实现长治久安。
陆丰多位干部建议,广东乃至国家禁毒委加大靠前指挥力度,协调组织多部门“力量下沉”、周边地区联动配合,以便更好地打击和威慑制贩毒行为。
广东省公安厅副厅长郭少波表示,对领导不重视、措施不到位、工作绩效滞后、突出毒品问题迟迟得不到有效解决、严重影响全省禁毒大局、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地区,广东省公安厅将启动问责机制,采取通报批评并责令限期整改,建议年度社会管理综治考评中扣除相应分数,建议综治部门予以一票否决,建议有关部门对相关责任人给予处分。
“毒品问题整治了多年,博社这个堡垒村的制贩毒却一直未能禁绝,甚至村干部参与其中,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深刻反思。”负责人认为,陆丰除了要在省、汕尾市的大力支持下继续深入开展毒品清剿打击行动、严惩“保护伞”,还要重视基层组织建设。
这一点与村民的期望十分相符。如今博社村刚开始重建村党支部,年又逢村委会换届选举,博社村党支部书记蔡水宝期望,上级组织、民政部门借此契机加强指导协调,确保不能再有涉毒或其他社会问题的人进入村“两委”,以加强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号召力,杜绝“一人沾毒,全家遭殃;书记涉毒,全村遭殃”的情况再次发生。
最后,还要加强对欠发达地区的政策帮扶力度,着力解决当地民生问题,想方设法让群众走正当途径脱贫致富,杜绝部分人因致富无门、铤而走险的经济社会土壤。目前,陆丰正研究部署“三甲地区”转产转业和民生帮扶工作,解决通电通水及整治村容村貌。
博社村党支部副书记蔡伟宋希望,上级经贸、劳动部门能支持陆丰发动在外工作、经商的优秀乡贤回乡投资创业,因地制宜发展传统工业、特色农业和海上养殖业,加强劳动力就业培训和企业招聘工作,最大限度解决当地群众的就业问题。“通过招商引资增加本地优势产业的附加值和就业率,让村民走正道富裕起来,才能彻底断了走邪路制贩毒的根子。”
二回访“制毒村”:毒源为何难断?
年12月底,广东出动三千多警力清剿汕尾陆丰市博社村,查获冰毒成品近3吨。当地涉毒人员私藏枪支、手雷暴力抗法,村内两成以上家庭直接或参股制贩毒活动。
近一年来,在公安部、广东省、汕尾市的支持督导下,陆丰涉毒违法犯罪遭遇持续不断的高压打击。《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近日回访陆丰及“制毒村”发现,当地年又再缴获接近2.6吨冰毒,抓获名犯罪嫌疑人,公开的制贩毒活动大幅减少。
然而,重拳治乱的成效是否能持久仍存疑问。15年前,陆丰已经历过一轮暴风骤雨式的“禁毒冲击波”,但年前后毒祸却卷土重来,再次被国家禁毒委列为涉毒重点整治地区。
当地多位基层干部认为,对陆丰这种人多地少、发展滞后的欠发达地区来说,既要继续对涉毒行为采取强有力的打击措施,更要帮助基层群众寻找合法致富的途径、严惩涉毒“保护伞”震慑为虎作伥者、改善农村过度依赖宗族势力的治理模式。
1避讳谈毒品
陆丰是广东汕尾市管辖的一个县级市,拥有秀丽多姿的自然滨海风光。但近十多年来,这里没有成为海洋渔业或旅游胜地,却成为中国毒情最严重且积重难返的地区之一。
年和年,陆丰两次被国家禁毒委列为涉毒重点整治地区,当地甲子、甲西、甲东三镇制贩毒问题尤为突出,形成集原材料购入、生产加工、成品销售为一体的“毒品经济产业链”。
年12月29日凌晨,广东多地警方联合开展清剿行动,在博社村抓捕名涉毒犯罪嫌疑人,摧毁18个特大制贩毒团伙,缴获近3吨冰毒。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年年底回访陆丰,发现去博社村的省道路边仍有许多红色横幅和公益宣传牌,上面写着“开展禁毒斗争消除毒品祸害”等禁毒宣传口号。甲西镇附近的执勤点,公安、武警和边防官兵仍在持枪盘查来往车辆。
新建的学校围墙、硬底化的村道、整齐的电线……与一年前污水横流、垃圾遍地、不时断水断电的状况相比,广东陆丰博社村已是“旧貌换新颜”。为引导村民转变思想观念,陆丰市在博社村设置了禁毒展厅,也在位于博社村的甲西镇中心小学开设了每周一节的禁毒课,并多次开展“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系列禁毒宣传教育活动。
但谈起“毒品”,仍有村民避讳、不愿多言。“现在村里卫生环境好多了,垃圾有人定期来扫,电也正常了……”做泥水工的村民蔡先生侃侃而谈,但当记者问到“怎么看以前村里有人制毒”时,他连连摆手:“这个我也不知道……这解释不来、说不来。”
年底三千多警力清剿毒品的消息曾引发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