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广东破冰往事冰王之死和被粉碎的第一
TUhjnbcbe - 2024/12/25 16:31:00

年博社村「雷霆扫毒」行动

年12月29日凌晨,和往常一样宁静。

沉睡的人们静静等着迎接3天后的元旦。

没人会想到,广东陆丰的一个村子里,将迎来一个载入史册的夜晚。

这个晚上,省公安厅指挥中心大楼灯火通明,副省长屏住呼吸,盯着面前巨大的电子显示屏。

年博社村,缉毒警察都已就位

电子显示屏上,来自汕头、惠州、梅州、河源四个城市,抽调了警力,分成了个抓捕小组,数百辆警车,在夜色中悄悄集结。

南部海域架设关卡,海上边防快艇,天上两架直升机,海陆空三头并进,满街警犬,密不透风,无路可逃。

天罗地网,悄然而至。

仅仅是针对这个叫博社的村子。

博社村「雷霆扫毒」行动中,开直升机的警察

就在前一天晚上,“冰毒教父”蔡东家起了疑心,加紧离开了博社村,逃往惠州的华斯顿国际酒店。

博社村的制毒人员们当然没有想到,当他们还在酣睡时,村里已经布满警察,还来不及拿起AK47,警察们就破门而入,将他们制服。

年博社村,缉毒警察逮捕制毒人员

这个夜晚,博社村无眠。

天亮之后,这场名为“雷霆扫毒”的行动,一举剿灭了博社村18个特大制贩毒团伙,抓捕成员名。

现场收缴的枪支和长刀

捣毁制毒工场77个和1个炸药制造窝点。

缴获冰毒公斤、K粉公斤、制毒原料23吨、枪支9支子弹62发。

这是在一栋七层楼的豪宅里

三楼以上的房间都是这样的,遍地都是结晶的冰毒

在一个宗祠祠堂里,用化肥袋装着冰毒

一个福字格外有讽刺意义

同时,大毒枭蔡东家也在惠州落网。

这个由他一手搭建起来的地下冰毒王国,终于覆灭。

最近热播的电视剧「破冰行动」,就是改编自这起真实事件。

然而在破冰行动中大获全胜的缉毒警察,如今面临着来自更多新型毒品的挑战。

这些新型毒品,正在吞噬着中国的青少年。

“冰毒教父”之死

和中国“制毒第一村”的倒塌

很多人外省人根本不知道,在深圳这样一个大都市旁边,还有这么个魔幻的地方。

它东接汕头,西到深圳,毗邻港澳,地理位置非常优越。

广东汕尾

意外的是,这里的经济并不发达,人口也不多,甚至在这里发生过的事件,也并不光彩,但每一件都很轰动。

年仅仅因为土地分配关系,盛德寮村小组长带着一群人,持枪对十几个村民进行无差别扫射,小到11岁,大到66岁,都挨了枪子。

外面的人把这里叫做“汕尾”,但本地人都叫“海陆丰”。

天上的雷公,地下的海陆丰。

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学校的横幅,社长从来没有听说过,哪个学校的横幅,不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而是“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但在陆丰就是这样,学校每年还会定期召开禁毒大会,宣判大会,向学生们、市民们表明决心。

陆丰最有名的一块地,就是“三甲地区”,包括甲东,甲西和甲子。

从三甲地区的天空俯视,你能看见一个典型的南方村寨。阳光倾洒在瓦片上,海边的风吹进整小村子,一切看似岁月静好。

博社村

走近了看,你会先闻到一股化学药剂的异味。

村门口立了一块由村支部竖起的一块牌子,上面写着“严禁乱倒制毒废料垃圾”。

博社村的制毒基本处于半公开化,走在那些村道上你可以看见路边随意堆积的麻黄草,有些胆子小的就把原料堆在家里。

整个村子约1.4万人,男女老幼大部分都直接或间接参与制毒,已经成为了一条完整的生产线。

老年人负责一些基本的分离胶囊等手工活,中年人负责学习技术提炼麻黄草。

一个小学生只要每天放学后把感冒药的胶囊剥离,就可以月入过万。

将麻黄草剪切成两三厘米长,一天少则元,多则元。

村子里最痛苦的,是那些安分守己的普通人,制毒除了带来了环境污染之外,当地物价也畸形暴涨。

怎么形容这个地方呢?

即使是陆丰本地人,也不敢去那里。

平时聊天时,很少有人会问你来自甲子,甲东还是甲西。

他们更喜欢调侃一句:“你家卖不卖毒啊?”

陆丰的村庄喜欢分“房头”,博社村就分成了3个房头。蔡东家就是村中头房代表,威望很高。

广东陆丰博社村祠堂

这里的40座祠堂代表着错综复杂的宗族关系

故事起于年,蔡东家无意中充当了制毒的保护伞,随后他意识到,一扇巨大的财富之门正在敞开。

在他的带领下,博社这小小的村子,生产了全国的三分之一的毒品。博社一举一动,甚至影响全球冰毒价格。

三甲距离普宁很近,普宁流沙镇赤水村里,曾经也出过一个大毒枭,叫陈炳锡。

当时他和另一个大毒枭刘招华,制造了一场世界最大的冰毒案,共计竟达到12.36吨,被称为“冰毒之王”。

陈炳锡、刘招华和“缅北毒王”谭晓林三人,并称三大毒枭。

然而,这三个有名的大毒枭所贩的毒,全部加起来还没有蔡东家指导下的博社村来得多。

所以蔡东家不叫“博社毒枭”,也不叫“陆丰毒王”,他被称为“冰毒教父”。

教父,何等称谓啊!

在他的巨额财富下,陆丰市公安局前局长,汕尾市公安局副局长,特别行动队队长等人,全部被打通。

此外,蔡东家手下,还有一批穷凶极恶的小弟,在博社村里,成立了一批“摩托车队”。

陌生人进村,都会被紧密盯上,所以博社村成了一座严密的堡垒村。

黑白两道,通吃。

但那时候,蔡东家还不知道,一张天罗地网,已经在博社村四面八方悄悄张开了。

一支小分队武装押运收缴的冰毒

雷霆扫毒后,陆丰市前任局长下马。

邪不压正,在这场清剿中,广东警察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拔掉了毒牙。

年1月17日,蔡东家执行死刑。

陆丰经历过“十年走私,十年制假币,十年制毒”,这中间还有包括拐卖妇女、盗抢机动车。

岁月淘沥下,剩下的全是渣滓。

现在,更多人只记得三甲地区是“中国的金三角”。

而在另一个地方,真正的“金三角”地区,毒品正在卷土重来,以更猛烈的姿势进入中国。

“金三角”死灰复燃

新型毒品正在残害中国青少年

年3月31日,在一次跨国执法行动中,缅甸破获公斤冰毒,总市值近万美元(约2亿元)。

事实摆在眼前,“金三角”毒品卷土重来了。

“金三角”是由老挝、泰国与缅甸边境组成的三角形地带,大约2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分布着多个村镇。

这里山高林密、交通闭塞,一度是全球最大毒品生产地。

上世纪90年代,“金三角”的罂粟种植面积已高达百万亩,大量毒品沿着湄公河流通,进入中国、缅甸、老挝、柬埔寨、越南和泰国等,甚至还会漂洋过海流向日本、澳大利亚和新西兰。

金三角地区种植罂粟

年,“金三角”宣布停止种植罂粟,大规模改种稻米、甘蔗和咖啡。

次年,云南省公安禁毒部门利用卫星遥感等监测技术发现,整个“金三角”罂粟种植面积降到20万亩左右,达到百年来的最低点。

但这股“禁毒”风潮持续不到10年。

联合国禁毒组织年1月发布最新调查数据,年以来缅甸北部罂粟种植面积增加50%,年种植罂粟的土地至少4.1万公顷。

种植面积大幅增加导致毒品产量上升。

罂粟提取毒品

根据联合国毒品和犯罪办公室的数据:

年至年的十年间,“金三角”地区破获丸状冰毒从万粒激增至4.5亿粒,每年毒品交易额则超过亿美元。

这比东南亚一些国家的经济总量还高,就好像突然冒出了一个没有疆土,却拥有很多钱的“国家”。

“金三角”毒品产量激增,导致冰毒价格大幅下降。

吸毒群体迅速在“金三角”及相邻国家快速蔓延,并向中下层社会传播。

-年,缅甸、泰国的冰毒价格已经低至每粒2-2.2美元。

买一颗“鸭霸丸”只需要缅元左右(折合人民币约2.2元),价格越低,吸食毒品的年龄也越来越小。

吸毒已成为当地人生活的一部分。

不少货车司机、矿工会在疲倦时“吸食冰毒提神”。

放松时,他们也会注射海洛因。

更可怕的是,一些八九岁的孩童也染上了吃“鸭霸丸”的毒瘾。

经济越来越萧条,人们在这种地方只能靠贩毒赚钱。

首先遭殃的还是中国!

年的一份报告显示,“金三角”等地生产的海洛因中,至少70%被中国的多万瘾君子“消费”。

年中国警方发现,有人由缅甸小勐腊,通过快递向衡阳等地贩毒。最终抓获贩毒犯罪嫌疑人19名,缴毒k粉.85克。

同样在去年,海口海关查获了一批从海外寄来的包裹,里面装满了被称为“邮票、糖果”的新型毒品。

这些花花绿绿的,看似糖果包装或者是邮票、小画片,你可能想不到,它们其实是摇头丸、大麻酚、K粉等。

不仅如此,贩毒人员还将大麻掺在巧克力、软糖等食品当中。

还有的混合在电子烟油中向中国销售,这些毒品都会产生高度致幻和兴奋感。

如果长期使用,会诱发精神分裂症等症状,甚至产生自残、自毁、自尽等一些极端行为,非常危险。

但是这些新型毒品,通过各种形式的伪装,让人极难分辨,甚至渗透到各大学校。

年7月5日,广西灌阳县的一名初中一年级的学生,就因为误食毒品上瘾,最终吸毒而死。

在香港的一些中小学校已经开始普及“禁毒教育”了,因为毒品在学校日渐泛滥。

社长也没想到,在我国吸毒人群中,35岁以下的青少年比例竟高达77%。

而且他们初次吸毒的平均年龄还不到20岁,16岁以下的吸毒人数更是数以万计。

新型毒品,成为吞噬中国青少年的恶魔。

中国公安部门在与传统毒品的搏击中大获全胜,却在新型毒品面前举步维艰。

对于毒贩背后的警察来说,缉毒是一个永远做不完的工作。

铤而走险的毒贩

负重前行的警察

制毒、贩毒是重罪,难道这些人对法律无所畏惧吗?

其实,当博社村的第一个制毒者出现的时候,村民们就已经看到了制毒带来的经济利益。

当第二个、第三个……第N个制毒者接连出现时,已经没有人再去多想制毒、贩毒是多么罪恶的行径。

他们只会觉得,在这个不大的天地中,大家都在做,大家都没事,我干嘛不参与呢?

当这个利益足够大的时候,他们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去冒绞首的危险。

正是因为这些危险、这些诱惑,你才知道做一名缉毒警察有多难。

让社长印象最深的,是“雷霆扫毒”后的一张庆功宴照片,警察们聚在一起吃饭,可他们的脸,全都打上了马赛克。

这是一种保护,也是一种无奈。

他们不能将脸展现在世人面前,在外工作也大多都用化名、外号,联系家人也要极其小心,事后立即删除。

他们干着伟大的工作,却活得像只鼹鼠。

社长曾听过一个故事,一名缉毒警察的女儿问父亲:“爸爸,花是什么颜色呀?”

他的女儿从出生到说出这话,没有任何娱乐活动,每天在学校和家之间两点一线,她的父亲只有以这种方式保护女儿。

很多缉毒警察,牺牲后甚至连墓碑都不能立。

因为如果看到亲友前去祭奠,丧心病狂的毒贩,会跟着报复家人。

缉毒警察,是在拼上身家性命,为人民守卫一方净土。

如果你觉得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缉毒警察就是那负重前行的人。

希望大家在看「破冰行动」的同时,能够了解毒品的危害,了解那些与毒贩生死较量的缉毒战士,了解那些和平年代里不为人知的战斗和硝烟。

选择吸毒或纵容贩毒,都是与魔共舞。

社长希望,所有人都能对毒品说一声“不”。

1
查看完整版本: 广东破冰往事冰王之死和被粉碎的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