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全球首条海底高铁,时速350公里难度大,
TUhjnbcbe - 2025/1/15 19:31:00

说到超级工程,中国人是一点也不陌生,近日又一个超级工程开工,他就是世界首座时速公里的海底高铁隧道,汕头汕尾隧道,海底隧道通常从海峡下面穿过,能同时连接海峡两岸的陆地,在交通方面实现极大的便利性,在海底通火车或者汽车,无论在哪个国家,这都是一个巨大的工程。

比如英吉利海峡隧道,全长51公里,耗时八年修建,花费约亿美元,目前世界上最长的海底隧道是日本的青函隧道,全长54公里,主要用于通火车,我国的港珠澳大桥也建有海底隧道,长度约5.6公里,但它是用来通汽车的,而并非火车。

目前世界上还没有一条能够通高铁的海底隧道,作为世界第一高铁大国,我们怎么能没有一条海底高铁隧道呢?年8月,世界首座设计时速公里的汕汕铁路,单洞双线高铁海底隧道,正式进入实质性施工阶段,标志我国首条高铁海底隧道开建,海底隧道的建造难度如何?

这条隧道目前称作汕头湾海底隧道,它位于广东省汕头市汕头海湾大桥后半段,妈屿岛和德州岛之间,横穿汕头湾海域,整个隧道全长米,尽管只有大约十公里路,但是据勘测,这一带属于高烈度地震区,施工时穿越密集破碎断带。

同时有地质专家表示,该隧道在八度地震区穿越17条断层破碎带,而且其中8条为活动断层,地质复杂程度堪称国内外海底隧道之最,于汕头湾复杂的地质情况,开挖海底隧道时还需要克服不同地质形态的困难。

先从软土层钻入淤泥层,再进入托风化岩石层,最终要钻入花岗岩极硬底层,开挖过程可谓是先切豆腐后钻铁,软硬夹生,同时因为是海底隧道,还需要克服的一个问题就是高水压,根据最新的监测数据,汕头湾海底隧道目前有着可达到0.97兆帕的最大水压。

海水如果在这样的强压下可以形成97米的水柱,这样会造成海水侵蚀工程设备,这无疑会给海底隧道建设带来极大挑战,然而再大的困难也难不到坚强的中国人,我们翻阅了相关报道,其中最让人感兴趣的是海底隧道施工方。

因为位置特殊,地下环境复杂,为了挖掘这条隧道,我国的工程师们,几乎把目前所有主流的隧道挖掘方式都用上了,其中就包括明挖法,盾构法以及矿山法三种技术,它们有什么区别呢?为什么要根据不同的地形采取不同的方法?

首先是明挖法,这种挖法主要用于汕头湾隧道入口段的挖掘,需要先从地面挖出一个出口之后,再向下深入挖出一个隧道支撑结构,再将之前的土壤掩埋回去就完成任务了,其次是盾构法,盾构法能够使用盾构机解决汕头湾隧道花岗岩硬的问题。

盾构机类似一个大型电钻,具体的操作方法是他在海底挖出一条通道来,同时还能够将多余的泥土运出来,操作全机械化,但这种方式在挖掘过程中的效率有限,工程进度缓慢,所以不能全部都使用盾构机。

最后是矿山法,这种方式一般用于岩石层的挖掘,整个隧道挖掘中最为坚硬的就是岩石层地质最为复杂区域,使用矿山法挖掘前需要将挖掘的工作进行分解,同时要一边挖掘,一边对隧道进行支撑,以防止隧道坍塌,听到这些后,是不是觉得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小编真心向为我们便利生活而冒险的全体人们致敬!

1
查看完整版本: 全球首条海底高铁,时速350公里难度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