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毗邻粵港澳大湾区的沿海城市和沿海经济带战略支点,近年来,汕尾积极融入全省“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对总体发展战略、高质量发展、现代产业体系、营商环境改革、城市“三规合一”规划进行深入研究,全力对接并融入大湾区发展。
汕尾全市有着公里的海岸线,一年当中超过天可以直接看到星空,在广东城市空气质量排名榜上,汕尾长期保持前三。良好的自然资源,是汕尾的旅游名片。
在城区金町湾度假区,一个拥有着亩规划用地的度假区已经对外开放,景区预计每年可以承接-万人次的游览量,有望成为粤东最大的滨海度假复合体。
保利湾区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汕尾公司副总经理 李文明
外界对于汕尾的认可度其实是更高了,我们整个金町湾度假区“五一”三天来了六万人,这个就更好地说明了整个汕尾在目前这种好的经济环境,政府得力的(治理)手段,以及发展经济的措施落地以后,直接带来的受益。
通过统筹陆海空间,汕尾正积极做好沿海产业布局规划,重点打造电力能源、先进装备制造和海上风电集群。
在汕尾陆丰甲湖湾,总投资亿,总装机量万千瓦的绿色能源基地正如火如荼的建设,一期2x万千瓦超临界机组可以随时发电工作,海上、陆上风电场,10万吨级码头已初具雏形。
广东宝丽华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监事会主席 邹锦开:
汕尾陆丰地区在基础设施的建设,营商环境,社会治安,这些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我们在这里长期的稳定的发展,是有充足的信心。
为做好重大项目和产业发展的制度政策保障,汕尾年为企业新减负约15亿元;出台市“外资新十条”,强化投资贸易便利化措施,整体通关时间压缩1/3;全市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事项项,取消各类证明项。年,汕尾新登记各类企业就增长61%。
汕尾市发展和改革局局长 李永坚:
社会投资,政府投资项目,审批时间缩短为40天和55天,平均提速70%以上,行政审批事项网上全流程办理率达到93.2%以上。
截至目前,汕尾4个重点产业园区共落户产业项目个,其中建成投产39个,在建项目73个。信利TFT五代线、比亚迪陆河整车项目等一批产值超百亿的大型产业项目顺利投产。
信利半导体有限公司负责人 卓少钟:
整个产业园区的水、电、气这块,政策方面很大的支持,包括整个规划,给我们后期,二期三期(地块)的预留,这条(生产)线比较灵活,定制化,形态可以变,我们也可以保证长周期的(运作)交付,来打造这个项目。
比亚迪红草地区总经理 林宏业:
这两个园区投产以后,基本上覆盖了比亚迪的四大产业,IT、新能源、电池、还有轨道交通、目前这四大产业的研发都集中在深圳,制造在汕尾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通过做好产业对接,主动承接珠三角优势企业,汕尾正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汕尾市高新区管委会主任 钟文管:
我们未来的支柱产业,主要是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制药,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利用我们粤港澳大湾区产业的转移,我们打造高新产业的聚集地。
来源:广东广播电视台《广东新闻联播》
编辑:钟丽芳
责编:舒青
编审:小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