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ldquo开店好过打工rdquo
TUhjnbcbe - 2021/4/3 23:56:00
北京看白癜风最好医院在哪 http://www.wxlianghong.com/

陆桂怡

“开店好过打工”,是潮汕人之中广为流传的一句话。汕尾男孩浩燃在一个小时里用了三次“潜意识”来解释这句话。他说,开店是潮汕人的一种共识,他家的父辈大多奔赴佛山去求发展,其中没有一个人不选择开店谋生,但大家好像都不明白,他们到底为什么要开店。

从店里走出去的帮工

“我们这个店是92年开的,在我们店里工作的帮工,后来都自己出去开店了”,已经在外开店近三十年的马姨笑着感叹道。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潮汕还处于贫穷落后的状态,改革开放的浪潮推动着许多年轻人走出家乡,到外地寻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而到外地稳定下来后的年轻人总是会不约而同地做一件事情——开店。

过去的马姨就是这些年轻人之一。结婚后,她随丈夫来到东莞,起初,夫妻俩与几家亲戚合开了一家五金店,之后五金店生意逐渐红火,开上了分店,后来,几家人拆伙,各自单干。

五金店的铺面

如今靠着五金店,马姨一家已经在东莞买了房子,供着四个儿女上学,告别了最初一家人挤在一个小店面里住的生活。

开店到现在,店里的帮工一直在变,不变的是他们都来自潮汕。这些人既是在工作,也是来学习,大到统筹进货,小至货品摆放,这些都是学问。到外地去的潮汕人第一步往往是在亲戚的店里打工,积累了一定经验和资本后,走出去,自己经营一盘生意。

“学会了就走,学会了就走,有的还做我们这个五金行业,有的到深圳去做电器、五金一类的”,马姨笑着说。

工字不出头

东莞石碣镇在年时取得了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名镇的响亮名片,长期以来,电子工业作为石碣的龙头产业,带活了电器、五金、服装等一系列产品。

马姨的五金店就坐落在石碣的一条小街上。五金店不算小,两三百平方米,周一到周五,马姨和店里的帮工总是会格外忙碌。马姨已经数不清到底有多少个帮工从店里走出去单干,她用“工字不出头”这个植根在潮汕人心中的观念来解释这一切。

潮汕街头上的食店

“不管怎么样,也无论生意大小,都要自己出来做一点小生意,从小做到大”,这是自小身边的长辈向马姨灌输的观念,承载着潮汕人对白手起家、稳定生活的憧憬。

潮汕的开店潮,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自唐代以来,潮汕地区就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门户,也是明代的造船基地,早在明清时期,独撑红头船,漂洋过海到东南亚地区占领地盘的潮汕人,便已被誉为中国三大商帮之一。商业文化的百年积累化成一句“工字不出头”,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潮汕人,使他们拥有“东方犹太人”这个响当当的名号。

事实上,潮汕也确实走出了许多首富,自年起,连续十五年荣膺全球华人首富的李嘉诚最早做的是塑料花生意;原全国首富*光裕,开创了中国家电零售业的连锁模式;曾位列胡润富豪榜前十名的朱盟依,则是中国房地产界的风云人物……

在这些顶级潮汕富豪后面,还有千千万万普通人,在潮汕商业文化的浸润中,对开店有着固执纯粹的坚持。汕头市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年,全市的民营经济增加值已达到了近两千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百分之七十以上。

“开店好过打工,我也不清楚我们为什么会这样想,但我们的潜意识好像就是这样认为的”,来自汕尾的浩燃说,他家里的父辈大多去往佛山发展,没有一个人不选择开店,营商已经是潮汕人的固有理念。

小圈子和大圈子

“潮汕人在外经商强调宗族、血缘、地缘,擅长抱团而为”,汕头大学商学院副教授谢舜龙这样认为。

潮汕人乐于在自己的圈子里交流互动,以家乡话为独特的沟通途径,并逐步形成以亲戚朋友为边界的小圈子和以潮汕“胶己人(自己人)”为边界的大圈子,抱团对外作战,由此,抱团孕育出了潮汕人独特的开店模式,他们通常先在亲戚好友的店里做帮工,摸索出门道,再通过亲朋好友的帮助走上开店的道路。

“好像家族企业一样,一个人开了,帮助另一个人也开,这样子一直开下去。开小店的成本不高,就算没有,身边亲戚帮他凑出来,或者在供货商那赊账,也是够的了。”

二十多年前,看到身边亲戚大多在佛山顺德开上了小卖部之后,林姨也萌生了出去开店的念头。年,她和丈夫从潮州来到顺德,希望能开一家属于自己的店,林姨夫妻俩先投奔到潮汕朋友开的店里,学习店铺的经营方法和顺德方言,几个月后,靠着亲朋好友的小圈子,夫妻俩也张罗上自己的店面,拥有了主打饮料销售的小百货店。

在潮汕“胶己人”的大圈子里,操着乡音,他们总可以准确辨认出自己的同乡人,迅速畅通自己的进货渠道。

百度百科上对“胶己人”的解释

“说实话,可能外地人想开店进货,并没有潮汕人那么好说话,潮汕人开店进货,基本上都用我们自己的语言”,林姨的儿子德全自信地说道,有时候,德全也会帮爸妈进货,他和同乡的进货商能够顺利交流,并被介绍到其他一些来自潮汕的进货商去,一口熟练的方言让他们迅速熟络起来,并愉快地协商、达成交易。

多子多福:照顾家庭的现实需要

受多子多福的传统观念影响,潮汕人有着追求家族兴旺的生育策略。年,中山大学社会学副教授*少宽在潮州某村落做出的一项研究指出,该村户人家中,四十岁以上的育龄妇女大多会生育三个以上的孩子。

在“多子多福”的同时,抚养孩子的压力也增大了,要求在异地谋生的潮汕夫妇付出更多精力照顾孩子,而这时,开店就是一条很好的出路。

“开店能够多点时间在家,照顾小孩”,林姨把开店的理由说得很简单。潮汕人开的店大多只是个小店面,采用半经营半居住的模式,铺子前头是店面,后边住人,即使是店面较大、单纯营业的铺子,也能经常看到店主的小孩子围着货架追逐嬉闹,这样的模式允许夫妻俩有更多的时间待在家里,照顾孩子起居,接送他们上下学。

瑞瑞也赞同这个说法,她从小在佛山长大,在回忆家里的开店史时,瑞瑞几乎数不清家里搬过多少次家,换过多少家店。从她小学记事起,父母就在学校附近开了一家小卖铺,主卖烟酒百货,后来搬过两次家,但瑞瑞的爸妈都坚持开着半居家半百货的小店和五个孩子住在店里。

“潮汕人一般拖家带口在外地,开店让男方能够留在家,和女方一起照顾孩子,我们家开店也是因为方便爸妈接送我们上学”,瑞瑞解释说。

打工等于丢脸?

但有个想法一直埋在瑞瑞心里,她不好说出口。

“我们这边大男子主义盛行,而且学历较低,用小资本开店为上佳”,这是瑞瑞从小观察身边的父辈得出的结论。她认为,在父亲那一辈的潮汕人心里,在别人手下打工是一件丢脸的事情,瑞瑞身边所有的亲人,都是自己开店做着一盘小生意,没有一个人会选择到外面打工,“我爸爸那辈,要么是老板,要么就是不打工,数据量非常大,宁可开小店亏损,也不愿意打工”。

但近年来,随着网购和奶茶经济的兴起,主打酒水的零售业受到了很大冲击,开店的成本熬不过日渐减少的利润。瑞瑞家里的小卖铺也扛不住日积月累的亏损,最终选择关店,但正当中年的父母却仍旧选择待在家里,靠着“啃小”过日子。

二十岁的瑞瑞是家里最小的孩子,在她上边还有四个哥哥姐姐,家里关了店之后,全靠大姐反哺过日子,“一直都这样过来了,靠大姐打工”。

德全也认同大男子主义的这种说法,但也觉得“有点难说出口”。不同于林姨那白手兴家式的传统观念,对父辈的开店潮,德全颇有微词,“就明明不赚钱,还想开铺头、当老板。”林姨夫妻俩当初在找店铺地址时跟德全说,当老板好过帮别人打工,但在德全看来,店铺一直在亏损,带给家里的只有经济的不景气,父辈眼中的开店稳定,在德全眼中,不如说是“稳定的亏损”。

潮汕街头上随处可见的小摊档

客流量大的地方,租金贵得离谱但仍遍地店铺,成本高且竞争大,可客流量少的地方又难以获取利润,再加上如今奶茶店遍地开的形势,店里原本廉价的瓶装饮料失去了以往的市场地位,小卖部更无利润可言。

因为开店的事情,德全和父母吵过许多次,他无法理解父母对开店的执着,“跟风”,是他对父辈开店潮的最终解释。

退潮

事实上,许多潮汕人自己也无法厘清开店潮背后的原因,对他们来说,开店似乎只是一种“人有我也有”的理所当然的事情。在思索了许久之后,浩燃也只能用“随大流”来做出定论。浩燃来自陆丰,家里的叔叔伯伯、堂表兄弟都是开店营生,在他看来,因为受文化水平的限制,父辈难以找到太多工作,但又不愿意去打工,只能随大流开一家成本并不高的店。

但如今,情况已大不相同,根据教育部年发布的数据,预计年,广东省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毕业生数将达到近57万人。马姨的儿子子豪,在全国著名的医学院校学习,自然不会走上开店的道路,浩燃则在广东的一所院校学习,未来自己也没有开店的念头,德全、瑞瑞的情况也是如此,高等教育的普及给予了他们未来无限可能,潮汕新一代没有理由去继承父辈的开店潮。

“但是如果没什么能力的话,我还是会推荐去开店的”,浩燃这样说道,“就好像现在我哥,我觉得我家以后也会让我哥去开店的”,浩燃的哥哥远没有弟弟学习成绩那样好,毕业之后就开始了打工。

浩燃的堂兄在佛山经营的店面

在新一代潮汕人眼里,教育的普及使得父辈开创的开店潮逐渐消退,而他们,则是退潮之下走向社会众多工种的新一代。

开店,成为了最后的退路。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德全、瑞瑞为化名)

-END-

排版

李依琪

编辑

袁向南

初审

刘颂杰

复审

*伟娥

终审

*毅

往期精选白衣天使坠入至暗时刻街采

再见,我要过我的!校园内电动车

非洲孩子的中国童年代码恋人

“中国先生”傅高义的广东缘奔跑吧少女

被拒绝的人口普查员流浪动物救助

航司激战“随心飞”

“全村的希望”落户上海

大学生“凡尔赛文学”

跨境家庭:香港封关下的骨肉分离

纽约华人眼中的“美国撕裂”

贝岗食品安全

双十一真实生存图鉴

大学城快递停摆

谷河传媒再获荣誉

看展or打卡

疫苗“一苗难求”

新桥村的中秋夜

亲切、好看、有温度、有力度

扫码

1
查看完整版本: ldquo开店好过打工rd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