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病是对格律诗[近体诗]来说的,指五绝、七绝、五律、七律,对古风不全适用。一、用韵类.押韵是把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几个字放置在一首诗中固定的位置,使诗产生一种声音的回旋美。其目的是利用韵增加诗歌的和谐与美感,便于诵读和记忆。韵是诗歌音乐美的基本条件,是诗的最重要的组成因素,不论古体诗还是近体诗都要押韵,没有韵就不是诗。古今的发音是不同的,我们作诗应按普通话的语音来押韵。1.无韵病害:使诗丧失声音的回旋美也不为诗了病因:1.不了解韵的重要性。2.受现代诗影响,讲究自由。病例:古人作诗无此病,由于古今发音不同而出现此病的有:1.李商隐《登乐游原》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昏。2.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2.重韵 *此病自唐开始古风、排律可不拘病害:可能造成语意重出没有利用好字并显作者的语言词汇匮乏病因:1.作者本身驾御词汇能力不高;2.创作草率,不用心病例:张耒《京师废宅》用两“生”。京师废宅诗人:张耒朝代:北宋当道朱门白昼扃,高堂歌吹久无声。古窗积雨昏残画,朽树经阴长寄生。问下老人时洒扫,旧时来客叹平生。艳姬骄马知何处,独有庭花春正荣。今人作诗多此病。3.出韵 *夹杂他韵病害:只要出韵,其余不论,都为劣等。诗之大忌。病因:1.忘了韵部;2.现代人不知道这也是病。病例:1.李商隐《茂陵》中“郊”为肴韵,“娇”、“萧”为萧韵。茂陵作者:唐·李商隐汉家天马出蒲梢,苜蓿榴花遍近郊。内苑只知含凤觜,属车无复插鸡翘。玉桃偷得怜方朔,金屋修成贮阿娇。谁料苏卿老归国,茂陵松柏雨萧萧。4.平仄互押病害:读来别扭病因:不晓平仄或不知这是病5.凑韵病害:为了押韵把意思破坏了病因:在韵与意发生矛盾时和韵之作易出此病病例:苏轼《次韵代留别》绛蜡烧残玉斝飞,离歌唱彻万行啼。他年一舸鸱夷去,应记侬家旧姓西。[这里有两个版本,一曰旧姓西,一曰旧住西]西施不姓西,这里的“西”就是凑上去的。6.句句押韵(不该押韵处押韵)病害:也会破坏诗的音乐美病因:1.初学者易犯此病。2.好押韵者。二、声律类:诗的格律主要是四声平仄的配合。其目的在于协调诗句中字词声调的高低、轻重,使之错落有致,形成一种循环往复的旋律,从而产生和谐动听的音乐美。但绝对的整齐与绝对的散乱都不能产生美感。只有整散结合、平仄相间才有美的魅力。7.失粘。所谓“粘”,是指在近体诗的相邻两联中,上一联的对句(即该联第二句)和下一联的出句(即该联第一句)的平仄类型必须是同一大类的:上联对句是“A·平平仄仄仄平平”句型,则下联出句是“a.平平仄仄平平仄”句型;上联对句是“B·仄仄平平仄仄平”句型,则下联出句是“b.仄仄平平平仄仄”句型,也就是后联出句第二字的平仄,必须跟前联对句第二字的平仄一致,平粘平,仄粘仄,把两句粘联起来。病害:造成平仄紊乱,节奏不鲜明,读来别扭,削弱诗的艺术感染力。病例:1.王维《出塞》2、3句;2.韦应物《滁州西涧》2、3句。出塞王维居延城外猎天骄,白草连天野火烧。暮云空碛时驱马,秋日平原好射雕。护羌校尉朝乘障,破虏将*夜渡辽。玉靶角弓珠勒马,汉家将赐霍嫖姚。8.失对 *同一联出句的第二字与对句的第二字平仄应不同,否则叫失对。病害:造成平仄紊乱,节奏不鲜明,读来别扭,削弱诗的艺术感染力。病例:1.王维《山中》、《终南别业八》;2.杜甫《忆弟》王维《山中》荆溪白石出⑴,天寒红叶稀⑵。山路元无雨⑶,空翠湿人衣⑷。9.平仄紊乱病害:节奏不鲜明,读来别扭,削弱诗的艺术感染力。病因:多为今人所犯之病。10.孤平*诗之大忌病例:现存唐诗中只两首犯此病:1.李颀《野老曝背》;2.高适《淇上送韦司仓》今人犯此病者较多。李颀《野老曝背》百岁老翁不种田,惟知曝背乐残年。[本联上句孤平]有时扪虱独搔首,目送归鸿篱下眠。11.三平调*指句尾三字都为平声病害:破坏音律美,读来别扭病因:不懂规则病例:1.王维《终南别业》笑谈无还期;2.庐鱼(今人)《秋夜三唱》晨声耕人鸡 *居然五平调。12.三仄调*指句尾三字都为仄声病害:破坏音律美,读来别扭病因:不懂规则三、对仗类:对仗是律诗必须遵守的格律之一。为了使句法产生转换而不致雷同,避免单调与呆板,增加诗的韵味,一般律诗中间两联都用对仗,而首尾两联不用对仗,这也符合“中和”的思想。虽然象李白通篇不用对仗的《夜泊牛渚怀古》以及杜甫全篇对仗的《登高》都是佳作,但总是遗憾。(通篇不用对仗是不可取的,它使得全诗形式上散乱无章,没有整齐的美;全篇对仗也是不可取的,它使得全诗形式上严肃呆板,没有活泼的美。)13.同字对仗*只限律诗病害:造成语意重复、平仄相同导致失对。病例:杜甫《得舍弟消息》汝女犹在壁,汝妻已辞房14.合掌病害:语意重复、浪费笔墨病因:同义词对仗容易形成合掌病例:蚕屋朝寒闭,田家昼雨闲。耿讳《赠家翁》“朝”与“昼”合掌。15.属对偏枯 %小病病害:没有完全对仗,多为半句对。病因:1.为了不损害意境而犯此病(尚可原宥);2.作者的功力不够(做了个绝对儿)病例:陆游《游山西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16.不匀*1.语意不匀2.句式不匀 %小病病因:1.功力不匀;2.先得一佳句,再对另一句病例:1.宋之问《江南曲》采花惊曙鸟,摘叶喂春蚕;2.崔颢《*鹤楼》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四、字词类:诗是语言的艺术。所谓累字成句、积句成篇,所以字是诗的最基本的组成要素。诗往往以一字论优劣,因此有“炼字”一说,更有“为求一字稳,耐得半宵寒”、“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请大家不要忽视字词的重要性。17.同字 *限律诗与绝句病害:意思复出,显得诗人驾御文字能力不强。病因:作者的文字功底单薄,草率成诗。病例:1.王维的七律《出塞》两“马”。2.孟浩然多犯此病:《留别王维》两“寂”。《岁暮归南山》两“不”。《题大禹寺义公禅房》两“空”。《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两“两”。18.杜撰词汇病害:使读者迷惑,不知所云,影响共鸣病因:作者要用最精练的语言写成诗,容易出现此病。19.颠倒词汇病害:使读者茫然,不知所云病因:1.作者玩弄文字、看似倒装;2.为了平仄、押韵而犯此病。病例:杜甫〈秋兴八首〉之八:香稻啄残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应为:鹦鹉啄残香稻粒,凤凰栖老碧梧枝;20.割舍词汇病害:使读者茫然,不知所云病因:由于字数、平仄的限制病例:徒子---登徒子21.专用奇字病害:使读者茫然,不知所云,有损诗的美感病因:1.受汉赋的影响;2.显示作者博学病例:陆游《舍北行饭》自掩柴门上扊扅(YANYI:门闩的意思)22.卖弄叠字病害:只在形式上哗众取宠而在表达主题方面却毫不相关病因:作者恃才弄巧,故做文字游戏病例:乔吉《天净沙》莺莺燕燕春春,花花柳柳真真五、句法类:诗歌创作,在炼字的基础上要求得佳句。杜甫说“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诗人之所以费尽心机寻觅佳句,是因为佳句是形成佳篇的重要因素。诗篇因佳句而生辉,缘佳句而全诗振响。诗中无佳句如树上无花,池中无鱼。23.句法雷同病害:节奏相同的句式显得单调刻板病因:未引起作者的重视病例:杜甫《秋兴八首》之五。蓬莱宫阙对南山,承露金茎霄汉间。西望瑶池降王母,东来紫气满函关。云移雉尾开宫扇,日照龙鳞识圣颜。一卧沧江惊岁晚,几回青琐点朝班?24.语意重复病害:浪费笔墨、废话连篇病因:1.思路狭隘,强捏成句;2.作者漫不经心,随手之作。病例:1.一个孤僧独自行;2.关门闭户掩柴扉;3.杜甫《哀江头》同辇随君侍君侧;4.李白《赠孟浩然》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5.王维《使至塞上》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6.孟浩然《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月照一孤舟;7.郎士元《送钱起》暮蝉不可听,落叶岂堪闻。25.相次丛聚*同属一类的字于四句当中%可放宽病害:作者的思路狭隘病例:李商隐《马嵬》冀马燕犀动地来,自埋红粉自成灰。君王若道能倾国,玉辇何由过马嵬。26.敷衍凑句病害:罗索、废话、与主题无关紧要病因:作者随手为之,不细考虑病例:杜牧《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每句前两个字均可删去,而境界无损。27.有句无篇病害:只有佳句,忽视全篇的立意与境界病因:作者先得一妙句,然后凑成全篇病例:贾岛多犯此病。1.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2.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28.出语突兀病害:造成全篇不连贯,使读者不知如何得出病因:对仗中会有此病,语句凭空而出,无所依据病例: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八月湖水平...波撼岳阳城29.盗版之作病害:作者思想卑鄙病因:喜爱前人作品,现代人更爱犯此病病例:王维《终南别业》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30.自我抄袭病害:作者不思创作或才思守旧病因:才思狭隘病例:刘长卿、陆游多为之六、章法类:虽有佳句,但排列不当,也难成佳作,因此作诗还要讲究章法。31.杂凑成章病害:句与句无关联,成游离状病因:诗人没有明确的宗旨与纲领、没有目的与立意32.虎头蛇尾病害:全诗不匀称病因:1.刚入手时,可自由发挥,虎头容易,但结尾照应良多,故易成蛇尾;2.写到最后,作者才思枯竭,写不出什么病例: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往日崎岖还记否,路上人困蹇驴嘶。33.血脉不贯病害:使读者迷茫病因:作者对字句过于讲究而不管章法病例:李贺、贾岛经常犯此病《泥阳馆》客愁何并起,暮送故人回。废馆秋萤出,空城寒雨来。夕阳飘白露,树影扫青苔。独坐离容惨,孤灯照不开。34.时空错乱病因:作者过于随意病例:今人更易犯此病,先是春天,突然变到秋天35.自相矛盾病因:作者拼凑诗句,不作全盘考虑病例:骆宾王《玩初月》忌满光恒缺,乘昏影欲乱。既能明似镜,何用曲如钩。
七、修辞类:36.比喻不当病害:不形象、不和谐、使读者感觉别扭病例:暮雪霏霏若撒盐37.夸张失度病害:离开客观依据便会闹笑话病例:海南雪花大如席38.粉饰过头病因:过分地为了增强艺术感染力、烘托气氛而横生枝节与重复堆砌39.用典冷僻、繁多病害:让人无法顺利读完此诗,导致没读完就不看了病因:作者展示自己博学病例:童心《谢唐慕》李商隐、*庭坚、辛弃疾、吴文英多犯此病。
八、立意类:诗以意为主。“意”就是中心思想。他是全诗的中心和主帅,在任何一首中都具有决定性的支配地位和主导作用。作诗自然要求作者的立意要高、立意新、立意深、立意简明集中。40.落入窠臼病害:有重复的感觉,看多了感厌烦病因:由于诗人的生活、习惯是相同的,产生的联想往往也是相同的,于是造成千篇一律。病例:最近几篇写中秋的都大同小异41.翻新入魔病因:作者想标新立异,但由于受自身认识水平等因素影响,反而弄巧成拙。一般自命不凡的人、追求与众不同的人易犯此病。如:杜牧病例:1.杜牧《题乌江亭》;2.王安石《钟山即事》一鸟不鸣山更幽题乌江亭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42.立意浅俗*浅:浅近。俗:鄙俗。病害:使诗索然无味,有哗众取宠的感觉。病因:作者只工于小景的描写,对立意的问题未与考虑。写一些搞笑的事情,没深刻的内涵。病例:《上茅房》九、境界类:43.情景不谐病害:描写的自然景色与作者当时的感情不融洽。44.写景泛泛病害:所描写的景色不能反映出景物本身的特征,作者的感情失去个性45.情意直露病害:使读者想象的空间太少46.虚情假意病害:非作者自身体会得到的,而是靠作者想象杜撰的,今人多犯此病。47.景外设景病害:画蛇添足48.有理乏趣病害:没有诗的美感、味同嚼蜡49.粘滞物相病害:只咏物,无寄托,乏味十、题目类:50.制题不工*题过于详尽、漏义、赘语病名:51.远离题意病害:即跑题,现代人作诗经常犯此病十一、其他类:52.主观臆断病害:犯常识错误,出大笑话病因:作者不熟悉生活、不明事理、观察不仔细病例:杜甫《寄杨五桂州谭》说桂林“梅花万里外,雪片一冬深”53.与史不符病害:违背历史,篡改历史病因:作者不了解历史病例:杜牧《过华清宫绝句》;章碣《焚书坑》《过华清宫绝句》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章碣《焚书坑》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54.体非其宜律诗工整凝重,贵气健绝句语近情远,贵韵长;五古庄重质朴,表达严肃主题;七古表现复杂多变的情感与事态;
每天分享诗词美文,一起遨游诗意天地
十万诗词爱好者的选择,一个值得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