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陆河县共联村深入贯彻乡村振兴战略,着力提升农村“颜值”、充实产业“内涵”、凸显乡村“韵味”,推动乡风乡貌整体提升,走出了一条“后进”变“先进”、旧貌换新颜的蝶变之路。
改扩建后的村级*群服务中心。抓*建强引领班子由“弱”变“强”
年,共联村还是一个积贫积弱的“落后村”,成片的土地撂荒,到处杂草丛生,人口外流严重,村*组织引领作用发挥不明显,带领群众致富缺点子、少办法,不少工作停滞不前。经河田镇*委研究,共联村被确定为软弱涣散基层*组织。
“村*组织是推动乡村振兴的主心骨,必须紧紧抓住*建引领的‘牛鼻子’。”河田镇*委委员彭海滥说,为了推动村*组织整顿转化,进一步提升基层*建水平,带领全村人民共谋发展,共联村*支部坚持聚焦问题、触及矛盾,紧扣“人”“事”“机制”三要素,量身定制整顿方案,逐条逐项落实落细。
火车快不快,全靠车头带。年,共联村组织召开乡贤座谈会,共同商议发展大计,经过广泛推荐和思想动员,从外出的年轻乡贤中“回引”了一名素质高、能力强、群众认可的退伍*人陈晓返村担任支部书记,同时选拔了2名年轻*员担任支委委员。在陈晓的带领下,村“两委”干部面貌焕然一新,一班人通过深入调研,积极探索“*建+”模式,催生出发展乡村旅游带动农民致富的新路子。
泥石流发生后*员群众组织清理路面淤泥抓队伍塑形象队伍由“散”变“聚”
班子配强后,共联村马上着手重建村*群服务中心,将共联村小学旧址改造为村*群服务中心,并按照“一厅五室”要求高标准进行打造,同步建设*建文化广场。新*群服务中心建成后,占地面积从原来的90平方米到如今的平方米,崭新的大楼重塑了村“两委”在群众中的形象,为民办事效率得到显著提升。
“以前的*群服务中心和民居并排建设,既不显眼,地方又小,办事的群众都不够坐,现在改扩建后环境大大改善,远远就可以看到‘*群服务中心’六个大字和飘扬的红旗,这更加坚定了我们把工作做好的信心和决心。”村*支部委员、村委委员林秀芳兴奋地说道。
为了培育后备力量、积蓄源头活水,共联村把发展年轻*员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去年疫情防控期间,通过广泛组织动员,不少村干群众积极响应号召,挺身而出、冲锋在前,以实际行动向*组织靠拢。据悉,仅年共联村就有12人提交了入*申请,接收预备*员3人,培养支部书记后备人选2名,群众对村的工作越来越肯定。
荷花节期间游客在荷花池游玩、拍照留念抓产业促发展群众由“贫”变“富”
如今走进共联村,平坦开阔的柏油路,干净整洁的环境,荷花基地上勤劳的百姓在忙碌着撒下种子,一幅美丽宜居新农村的画面呈现在眼前。惊叹之余,有谁能够想到这里在年曾遭受过泥石流重大自然灾害,村民房、学校、村道不同程度被淹没或冲塌,亩农田基本绝收,交通几乎瘫痪,供电、供水遭到严重破坏,导致丢荒现象日益凸显。
“现在村子比起以前可是大变样。”说起村庄的变化,担任村支委委员十多年的黎志勇激动之情溢于言表,“我们在年试种水果莲,没想到收获颇丰,举办的荷花节更是远近闻名,为此我们村还增设了网红小火车畅游荷花池,很多游客都觉得很新奇,慕名前来体验。”
网红小火车在荷花池里“畅游”。共联村这些变化,得益于村*支部带头人的科学领导,陈晓上任后,通过多方调研、走访退休的“两委”干部,决定把产业兴旺作为乡村振兴的突破点,从被泥石流掩盖的撂荒土地入手,逐步打造成为以农业为主、旅游为辅的乡村休闲基地。截至目前,该村共流转土地余亩,用于发展四季皆宜的农业项目,比如,春节前后,依托荷兰豆基地,发动80余名村民参与到荷兰豆的采摘中,帮助他们解决家门口就业的问题;夏秋季节,种植荷花,吸引游客观赏拍照,带动本地农产品销售和旅游业发展,促进村集体经济增收;寒冬时节,撒下的格桑花种子也能吸引大量的游客前来观赏拍照。
村支部书记陈晓介绍:“共联村作为‘河西走廊’片区之一,正在经历着华丽转身。未来,我们将一如既往坚持*建引领,积极谋划更多贴合地方特色、策应地方发展的品牌项目,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把共联村打造成远近闻名的网红打卡地,让群众得到更多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来源:南方+
图:受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