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南方日报」
“以前我在饭馆打杂,只学了些‘三脚猫功夫’,从没参加过这样专业正规的培训,也从没想过有一天自己也能当上小老板,收入翻了几倍!”“90后”陈汝庞感激地说,一个多月的“粤菜师傅”培训不但让他厨艺大增,还让他学到了餐饮企业的经营管理知识,摇身一变成了饭店里的小股东。
在汕尾,这样的“逆袭”案例数不胜数。近年来,汕尾人社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高质量实施“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三项工程,多措并举稳就业保民生,大力推进招才引智和“数字人社”建设,全力打造群众满意的人社服务,绘就“劳有乐业、才有优用、技有专长、老有颐养”幸福蓝图,持续为建设沿海经济带的靓丽明珠增添生动注脚。
●撰文:陈欣欣
稳就业
实施“三项工程”筑牢民生之基
“六稳”之中稳就业为首,“六保”首位仍是保居民就业。
实施“南粤家*”“广东技工”“粤菜师傅”三项工程、开展线上线下招聘活动、开发公益性岗位……汕尾人社紧扣“提技能、稳就业、帮创业、保民生”主线,以“小切口”改革推动服务“大变化”、解决就业“大问题”、满足民生“大需求”、促进产业“大发展”,牢牢稳住就业这块经济平稳发展的“压舱石”。
“感谢人社局为我们企业搭建供需对接平台,解决了我们的用工急,希望能招到一些有理工科背景的专业人才。”南海海缆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繆海龙说。
每年的3月是用工、求职旺季。今年,汕尾举办了南粤春暖“稳岗留工”暨高校毕业生就业大型现场招聘会,吸引信利国际、比亚迪、天贸科技和南海海缆等多家本市企业进驻,为求职者提供信息、机电、财务、设计等上万个优质岗位。
线下招聘落幕后,线上招聘“不打烊”。打开“汕尾在线人力资源市场”“汕尾就业”小程序,“年汕尾市高校毕业生网络招聘会”“年汕尾市南粤家*网络招聘会”等网络招聘会弹出界面,广大求职者和企业通过网络平台就能实现双向选择。
除搭建招聘平台外,去年以来,汕尾还出台了一系列快、准、细的就业创业扶持措施,包括《汕尾市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就业创业*策清单》、“3.0版促进就业九条”、《年汕尾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十大行动方案》、《关于印发汕尾市就业创业补贴申领细则》等,涵盖了企业用工、劳动者就业、创业帮扶、能力提升、机构补助等,切实提升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获得感。
大学毕业生邱剑辉便是从中受益的创业者之一。他创办汕尾市易行文化艺术有限公司不到一年,经营状况一直不错,但苦于缺少资金难以进一步扩大经营规模,好在顺利申请到了1万元的一次性创业资助,整个过程不到10分钟,解了他的燃眉之急。
*策支撑的同时,还有实实在在的技能培训。
“多亏了*府的优惠*策,让我免费学到了产妇、婴幼儿护理等知识技能,月收入比之前增加了几千元。”月嫂罗秀英通过技能提升获取了资格证,并成功实现个人就业致富。
今年以来,汕尾市人社局以数字赋能撬动人社领域改革,借助“善美村居”人社专题“我要培训”“我要补贴”“我要就业”等指尖应用服务场景,主动推送技能培训、就业补贴资金申领等惠企利民*策,为群众提供高效便捷的线上服务。据统计,截至11月底,全市共发放就业创业和技能培训补贴.万元,惠及5.1万多人。
在汕尾,“粤菜师傅”工程不但铺就了就业创业之路,更开启了乡村振兴的“风味之路”。
今年4月,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在汕尾市城区晨洲村举行了“粤菜师傅·幸福菜谱”——汕尾晨洲生蚝菜谱发布会,以手绘、短视频和现场展示等形式,推出6道汕尾生蚝特色菜式,大大提升了“晨洲蚝”的品牌知名度。
为扩大“粤菜师傅”工程受益面,汕尾采取“固定+流动”的培训模式,以乡村特色培训点为“根据地”,充分发挥技工学校和民办职业培训学校等作用,深入基层送教下乡,为当地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两后生”、城乡劳动力提供“家门口”的培训课程。目前,汕尾已建成红草镇晨洲村、附城镇新山村等7个“粤菜师傅”乡村特色培训点,培育“粤菜师傅”食材供应基地、美食名师店、带动就业孵化店、学员创业店、农家家常菜店86家,打造了莲花山清水鸡、晨洲生蚝等一批食材养殖供应基地,有效推动乡村餐饮行业、种养业和旅游业等产业全链条发展。
技能傍身,但想创业却没有资金怎么办?今年5月,汕尾市人社局与中国银行汕尾分行联合推出“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工程专属融资服务,“三项工程”创业人员及其创办的经营主体,可按规定申请享受一次性创业资助、租金补贴、创业带动就业补贴、创业担保贷款及贴息等创业扶持*策。在资料齐全情况下,可以做到一周审批,一天放款。
聚人才
提供“店小二”式服务涵养发展源泉
人才是一座城市的核心竞争力。为深入实施人才强市发展战略,汕尾人社着力在引才、育才、用才、留才四方面下功夫,打通产业链、人才链、创新链,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
强化*策引领,让人才“引得进”。近年来,汕尾在红海扬帆人才计划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出台汕尾市人才引进服务*策10条意见,完成《汕尾市高层次人才认定办法(征求意见稿)》和《汕尾市实施高层次“汕尾英才卡”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三次征求意见工作,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助力汕尾市打造近悦远来、群英荟萃的良好人才生态。
搭建聚才平台,让人才“育得好”。6月上旬,汕尾职业技术学院、广东易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2家企事业单位成功获批设立广东省博士工作站。目前,汕尾共有博士博士后平台9个,共吸引集聚了博士博士后人员60多名。
在汕尾职业技术学院任教近10年的陈致远博士认为,省博士工作站的设立,一方面能推进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和学术交流,为博士们开展教学科研提供更好的平台和环境,便于不同专业领域的博士开展跨学科研究;另一方面可加快产学研的深度融合以及研究成果的转化落地。
“人才是我们高新技术企业的立身之本。省博士工作站的建立可以帮助我们吸引更多的高端人才、开展更深层次的合作,是公司实现创新链、人才链、产业链深度融合的重要一步。”广东易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余祖开表示,将借助博士工作站这一新的引才平台,在重大项目开发、高层次人才培育、科技合作交流等方面积极作为,加快推进汕尾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发展。
紧扣产业需求,让人才“用得好”。3月中旬,汕尾市人社局组织信利国际、天贸科技和南海海缆等企业赴湖南省湘潭市,参加湘潭大学、湖南科技大学、湖南工程学院校园招聘会,共有20多名电气自动化、机械等专业硕士毕业生现场达成用工协议。11月下旬,汕尾启动了以“奔向海陆丰才启新里程”为主题的年汕尾人才周,开展创新与人才需求展、院士专家进校园、青年人才联谊、人工智能高层次人才学术交流会等专场活动,为各类人才搭建求职、创业、交流合作的桥梁。许多招聘单位负责人表示,希望通过引进高层次人才,不断提高研发能力,进而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实力。
提升服务水平,让人才“留得住”。随着汕尾市人才驿站分站在市*群服务中心落地,乡村振兴人才驿站建设全面铺开,市级人力服务产业园授牌,“店小二”式的人才服务有了更实在的抓手,切实为人才解决后顾之忧,尊才重才爱才的浓厚氛围在全市弥漫开来。
“当地*府和学校都给予了我们全方位、强有力的关怀和支持,不但有充足的科研启动经费,还有住房保障、配偶就业、子女入学等一系列配套福利,让我完全没有后顾之忧,全身心地投入到科研教学工作中,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作为汕尾职业技术学院新招聘的博士,来自山东的王端明不到半年便适应了新环境。
栽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年到年11月,全市新引进大学生名,其中硕士名、博士名,彻底扭转了大学生人才“出去一火车,回来一卡车”的不利形势,全市人才队伍结构和整体素质明显提升。
优服务
深化“放管服”改革提升幸福成色
“现在办事真方便,一个窗口就能办好所有社保相关的业务,再也不用取好几个号、排好几个窗口了。”日前,在汕尾市城区某企业担任会计的王女士到汕尾市市民服务中心办业务,不到半个小时就办理完了员工养老社保、工伤保险、就业补贴等业务,如此高效的办事效率令她倍感惊喜。
一个窗口,折射出汕尾人社局在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开展“人社服务快办行动”的用心付出。以往,由于各业务窗口独立运行,工作人员业务知识单一,导致窗口忙闲不均、群众等候时间较长等问题。8月16日,汕尾市市民服务中心全面试运行,汕尾市人社局、城区人社局项人社服务事项进驻服务中心,17名业务骨干挑起大梁,在重新设计窗口类型、优化业务经办流程、强化跨部门业务培训等方面下功夫,让窗口人员从“专科”转为“全科”,变单一的“业务型大厅”为经办全部人社业务的“综合服务大厅”,不但实现了“一个窗口”集中受理市、区两级业务,还实现了“一个窗口”集中办理行*审批、社会保险、就业创业、人事人才、劳动关系等全系统、全链条*务服务事项,正式开启了“一窗受理、集成服务”的工作模式。
为从根本上解决办事环节交叉、服务流程不畅、围绕程序打转、行*效能低下等问题,汕尾市人社局依据法律法规,推动流程再造改革攻坚,坚决砍掉各类无谓证明和繁文缛节,形成“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综合窗口出件”的业务运作模式,破除以往部门受理、审批、出件权力过于集中的桎梏,使受理审批更加阳光透明,实现进驻事项无差别“一窗受理”。据统计,今年以来,汕尾市人社局取消各类证明材料个,涉及*务服务项目项;整合取消*务服务事项13项。
与此同时,汕尾市人社局从提升业务标准化入手,全面梳理人社*务服务特别是社保登记、转移接续、职工退休、失业金领取、就业创业补贴申领等高频业务经办过程中的堵点、难点、痛点、卡点,形成《汕尾市人社局*务服务问题清单》,逐项整改“销号”。目前,该局已完成对进驻市民服务中心的项*务服务事项全流程梳理,实现所有事项名称、办理时限、办理材料、办理环节等要素全市规范统一,压缩办理时限82.6%、精简材料58.5%、减少环节44.4%。
“我们的人社专窗不仅建立了一次性告知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首问负责制等窗口服务制度,还设立了人社*务服务*员先锋岗,为群众提供*策咨询、办事指引等‘一站式’服务”。汕尾市人社局局长杨师访介绍,该局坚持以群众需求为落脚点,全力提升服务水平,优化营商环境,打造“人民满意窗口”。目前,市民服务中心“汕尾人社*务服务专区”平均每天服务多人次,好评率为%。
“以前签合同匆匆忙忙也没有看得很清楚,现在手机上随时可以回看合同里的条款,心里踏实。”建筑工老林掏出手机,兴奋地展示自己的电子合同。
长期以来,建筑行业用工周期短、务工人员流动性大,劳动合同签订不够规范,容易引发劳资纠纷。顺应数字化改革浪潮,今年以来,汕尾市人社局以“数字*府”推动人社信息化建设,创新利用“大数据+互联网+区块链+电子合同+场景应用”模式,在全省率先上线启用电子劳动合同,并在粤东地区率先使用“汕尾市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监控预警平台”,运用信息化手段进一步规范用工管理、保障工资权益,探索构建“智慧劳动关系”,实现劳动关系治理的高效化、精准化、智能化。截至11月底,全市已完成注册登记建筑施工企业84家,签订电子合同份。
“在手机上点几下,就能报名参与培训,学习各项职业技能知识,还能足不出户办理人社业务,实在太方便了。”家住汕尾市城区凤山街道凤翔社区的石女士说。为让数字人社改革红利惠及更多群众,汕尾市人社局着力打造汕尾“民情地图”人社应用场景,实现一张地图知晓社保、就业、劳动关系、技能培训、人才等人社数据基本情况,一部手机精准推送人社*策、技能知识、补贴等人社服务,让老百姓享受到贴身的人社“指尖服务”。
未来,汕尾人社将继续践行为民服务的宗旨,着力促进就业创业,深化社保制度改革,加强人事人才工作,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全面建设民生保障和人才集聚新高地,推动全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