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以来,汕尾市立足于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把移风易俗作为培育乡风文明的催化剂,规范婚丧嫁娶,降低“份子钱”,坚持狠刹铺张浪费、礼金攀比、高额彩礼、封建迷信等不良之风。新时代文明实践在汕尾结出硕果。
整治神庙神龛,远离封建迷信
与新时代文明实践同行
在汕尾很多地方都流传着这样的故事:在某某村曾流行瘟疫,许多人因此丧生,直到佛爷公降临此地,才设法挽救了东洲百姓,人们便修建了许多的神庙神龛来祭拜这位神仙。各种大大小小的神庙神龛矗立在村落、街道两旁,有的还建在学校旁,不仅对城市容貌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在旅游旺季、节假日车流量大时,还存在极大的交通隐患。
去年以来,汕尾市把移风易俗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重要内容,弘扬科学精神,积极引导人们相信科学,远离封建迷信。
其中,红海湾经济开发区开展神庙神龛整治活动,对全区范围的神庙、神龛、神柱、神牌、香炉等封建迷信设施开展调查摸底并登记造册。整治方案由村“两委”干部、村民代表、乡贤等召开会议并研究确定,充分尊重民风民俗,对各自然村中主次干道、屋前可视范围内的神庙神龛进行综合整治,提升市容市貌,建设良好的人居环境。对于群众提出的祭祀问题,红海湾经济开发区将分散的神庙进行整合迁移,让各路“神仙”“集中办公”,方便信众拜祭。
红海湾经济开发区对道路两旁的神庙神龛进行拆除截至目前,红海湾经济开发区共清理、整合大小神庙神龛处,清理整治周边面积平方米并及时复绿,移除座坟墓、个金斗。
难得的是,该区动员村“两委”干部、乡贤和村民小组成员,提前做足村民思想引导等工作,引导人民远离封建迷信、崇尚科学,整治期间实现零上访、零投诉、零强拆,群众纷纷为神庙神龛的专项整治活动点赞。同时,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文化大讲堂、各街道和村(社区)综合文化站为平台开展主题教育宣讲,提高群众文化素质,满足群众需求,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基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村“两委”干部进行神庙神龛摸底、登记工作
“红事一杯茶白事一碗粥”
陈规陋习日渐破除
“一年要随多少份子钱?”
“一年的份子钱就得花掉一两万元。”一名*员在调研时曾统计了自己随的份子钱,他还统计了一位贫困户的份子钱,一年也达到了三千块。“重感情爱面子”在汕尾可谓是根深蒂固,份子钱成为压在百姓身上的沉重负担。
汕尾市持续推进移风易俗,推崇红白事一切从简,不铺张不浪费,把群众的人情负担减了下去,让社会的文明风尚树起来。
走访汕尾部分乡镇、村(社区)了解到,以前村民娶媳妇需要摆30桌流水席,每桌上千元;老人过世,不但要摆流水席,还得请乐队打锣鼓吹唢呐、做法事、放鞭炮。尽管人们意识到大操大办过于浪费,存在好攀比、讲排场的现象,但他们还是遵循当地风俗砸钱大办红白事,也让攀比风气越来越严重。
年,汕尾市委市*府根据群众反映最突出的问题,提出了办席不铺张、礼金不攀比、彩礼不收受、宴请不跟风、丧葬不迷信、爆竹不燃放、低俗不参与、费用不强摊等移风易俗8项重点工作。
但不良风气已积重难返,汕尾如何改变人们的传统观念?
汕尾分三步走:试点先行、以点带面、循序渐进,同时不仅要“禁”“控”,还要“疏”“导”,从全流程各环节着眼,把移风易俗的“大道理”落到“小利益”。
由*员干部、公职人员、“两代表一委员”带头,以*风*风引领农村新风。如今*员干部操办婚丧事宜需要报备,违反规定的*员干部会被当地媒体曝光并严肃追究责任。
市县两级*府制定出台相关指引和文件,提出婚丧喜事限额倡导标准,各试点村(社区)结合实际,充分考虑群众接受程度,对婚丧喜庆事宜的操办规模提出明确的细化量化标准。
其中,婚嫁只办一次正餐,办酒桌数、菜品档次、烟酒价格、每桌费用以及迎亲规模都有相关倡导标准;丧事提倡厚养薄葬、文明节俭,革除丧葬陋习,服从殡葬管理。通过“规矩自己定、事情自己办、监督自己管”,让节俭成为村民自觉自愿的行为。试点村(社区)成立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禁*禁*会、红白理事会,修订完善村规民约,通过制度化形式养成村民良好习惯。
随着移风易俗工作的开展,百姓的传统观念在潜移默化中逐步改变,全市各地讲排场、比阔气的现象少了,“婚事新办、丧事简办、余事不办”的新风尚逐步形成。市城区捷胜镇“份子钱”由原来的元以上降为不超过元。庙会、宗祠活动摊派丁口钱由原来的几十、几百上千元不等已被禁止。陆丰市博美镇大力倡导“红事一杯茶、白事一碗粥”,各项陈规陋习日渐破除。华侨管理区推行遗体火化*策,全区遗体火化率达到%。
汕尾成功刹住了铺张浪费、礼金攀比、高额彩礼、封建迷信等不良之风,移风易俗这项“民心工程”也将持续向纵深推进。
汕尾将移风易俗作为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的切入点,摒弃大操大办、讲排场、比阔气的不良风气,为群众节省开支、减轻了经济负担,实现惠民减负。文明新风也唤醒了人们对于真善美的追求,激发人们源自内心深处向上向善的驱动力,村风民情得以改善,文明和谐的社会氛围日渐浓厚,为把“善美之城”建设成为沿海经济带靓丽明珠提供了精神动力。
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陈家源
通讯员:美善
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杨洪权